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相宝

第365章 收藏境界

相宝 炎宗 6270 2024-10-22 02:36

  不明白老爷子为什么这么有把握,也不明白老爷子昨天为什么不告诉自己,不过,老爷子肯定不会害自己。

   这幅画,也在书房,卢灿抱着画匣,跟在张老身后,前往客厅。

   “老张头,你家还藏着这么个好货?还瞒我这么多年?”一进门,张博驹就笑着调侃。

   张淑成正在喝茶,站起身来,拿着那根长足有两尺的铜锅烟袋,敲敲桌子,“春游,还真不是有意要隐瞒,实在是……老父在世的时候,定下的规矩,我磕头答应的。”

   张博驹呵呵两声,示意卢灿把画匣放在客厅的八仙桌上,“阿灿,我和你张爷爷聊点私话,你自己忙去吧。”

   挥挥手,就把卢灿和张泽宗赶出来。

   得,有老爷子帮自己扛事,更好!

   卢灿和张泽宗往存放物品的西厢房走去,那里有人。虎园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正在逐件统计京城购买的文物,做文表呢。

   “潘奶还去美术社上班?”刚才进门,没看见潘苏,卢灿信口问道

   “我潘姨奶,最近活得可滋润了。昨天小姑从陕北回来,这会,俩人去双安商场买东西去了。”

   记忆中潘苏有个女儿,远嫁陕北,似乎是位画家,但无甚名气。另外,双安商场是京城比较上档次的百货店,货品比较齐全,有部分涉外性质,但主要是针对国内市场。

   “你刚才和老爷子提过老余家的事没有?老爷子对微雕田黄,什么意见?”

   “说了,可是我爷爷很奇怪,念起几句诗词。”

   “哦?什么诗词?”

   “第一句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句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具体什么意思,我没听明白。”

   卢灿摸摸嘴角,他倒是有些明白,老先生应该是在说一件形而上的事情――那就是收藏的多重境界。

   上辈子就有很多人谈论过,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有高人说“看过即拥有”;有慧根的人说“看山看水”;也有人很实际的说“收藏即知、行、得”。上辈子,卢灿对这些言论嗤之以鼻,那时,他对收藏的认识很简单,“得到即收藏!”

   这一观点,根深蒂固,影响至深。自己也从来没感觉到,这其中有错误。

   可是现如今,他已经有些动摇。人力有穷时,自己已经被家人、身边人还有朋友当成“收藏疯子”,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投入到收藏中,可即便这样,摩罗街、荷里活道、乐古道依旧生意火爆,精品层出不穷。

   自己连把香江所有好东西拢在怀里都做不到,更别说世界了!

   还有一点就是,上辈子看到一件嘉庆朝的官窑瓷器,都能视若珍宝,可现如今在虎园博物馆,嘉庆朝的普瓷,根本上不了名录,除非是精品。就这样,还被李林灿嘲笑过两次,说他没见过好东西。

   因为所处层次不同,他已经隐隐感觉到,收藏,真的是有境界的。自己这段时间的烦躁,何尝又不是收藏过程中的“得到”与“失去”之间的困惑?

   老爷子说的这三句话,指不定就是他对收藏境界的体悟?

   他认为,自己卡在某一瓶颈中?

   稍后一定要问明白。

   上辈子,古伯带着他,也许是古伯自己也从来没考虑过这种问题,也许是卢灿根本就没有触及到这种形而上的问题,所以,他没和卢灿聊过一句。

   在香江,购买古董,用钱易货,从没有涉及到这种从别人手中夺取传家之宝的经历。可这次来内陆,他经历过,还不止一次。

   在他人的收藏欲望,与自己的收藏追求,发生激烈碰撞时,对于收藏的看法是否成熟,已经在考验他的心智。

   是的,卢灿正处于某种瓶颈。

   ………………

   客厅中,两位八十多岁的老家伙,看完范宽的那幅画后,喝茶聊天。

   张淑成筹谋着如何让张博驹出面,帮自己说情,结果自己还未开口,张博驹先来了。

   “老张,我们都老了,你还要比我长一岁,后人又都算不上精于此道,关心外物,胜于关心文物。所以啊……这些东西总归要找个归宿。”

   “当年义文斋,是因何关门的,老张头,你心理有数,又何必固执呢?”

   义文斋怎么倒闭的?老一辈的人都知道。

   牛街草张家,兄弟六人,合股“义文斋”。创业期,兄弟同心,义文斋很快成为廊坊头条胡同有名的玉器珠宝店。

   “义文斋”的经理叫张润芝,前文提到过,是“集珍斋”改家改宋岩名义上的舅舅。义文斋的崛起,离不开“孙殿英盗东陵”一事,这件事在前文也提过。

   义文斋也算是廊坊头条的老字号,资金实力不错。在尊古斋黄百川接到谭文江的东西时,他们也接到一批,出面人是谭文江的弟弟谭荣就。

   黄百川那儿数额巨大,高达拾万交易额,实际核算价值超过五十万大洋,义文斋相对较少,交易额为六千大洋。

   在黄百川被抓后,义文斋认罪态度很好,以“不知情”的名义,将所有物品全部主动上缴给北平警备司令部,得以逃脱一劫。

   但这批财货,义文斋自然不愿意放弃,草张家兄弟众多,张润芝安排四位兄弟,偷偷前往孙殿英的部队,私下偷偷收购大批普通士兵所抢到的珠宝财物。

   呵呵,这一收购,义文斋赚大发了!那些士兵不懂行,给个三瓜两枣的,就能换来一件珍品。义文斋用这批货物,打通东瀛、法国、美国等诸多国家的销售渠道,顺带着把北平一带的官宦人家的客户群体,拉拢不少过来。

   义文斋的兴旺,自然不在话下。

   可这样的一尊店铺,在改宋岩出走,集珍斋成立之后,渐渐没落。

   创业容易守业难。张家六兄弟,早就没之前的团结,在义文斋逐渐陷入困境后,他们终于分道扬镳。家中所藏的那些高古玉器、珍珠货品,被瓜分一空。更有许多珍品,流落国外。琉璃厂老收藏家,提到义文斋,莫不摇头感慨。

   这个故事,张淑成怎会不明白?

   他抬头看了当年的发小一眼,自然明白对方的心思,他在劝自己,把东西出手呢。

   出手?自己有这方面的计划,可从没想过卖给香江佬。在此时内陆很多人看来,香江人,不算是“正宗中国人”!

   张淑成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张家藏品能保全,多亏了津门博物馆的冯德生馆长,在动/乱的岁月中,以文管会的名义,将张家物品,从革委会手中接收过去。前两年张家平反,他们又将这批藏品,原物奉还。因此,张家欠津门博物馆一个天大的人情。

   张淑成有心思,自己老了之后,这些文物,全部捐赠给津门博物馆。

   这幅画的流失,与这件事有直接关系。

   四天前的晚上,自己第一次在晚饭后提及这个建议,家中子女都沉默不语。看得出,他们心理有点疙瘩。当晚,这幅画便被人顺出,第二天以二百块的价格,卖给通州文化站。

   这应该是孩子们最直接的反对表现吧。

   可这件事,愈加坚定张淑成将藏品捐赠的心思。

   正准备开口分辨两句,张博驹又说道:“知道你老张一直有想法,想要把藏品捐出去,这种心思我赞同,这些精藏之物,终归是要面世的。”

   “你老张家四子一女,过得都算不上如意。与其免费捐赠,不如换点阿堵物,让孩子们也有些盼头。别亏待孩子,都是自己的后人,这些年因为家传的那些藏品,他们也吃够了排头,给他们一点念想,没错的。”

   张博驹抬头注视这张淑成,“你家老大,在三四十年代,就因为这事,被打折了腿,现在还瘸着吧。老张头,不是我说你,心太硬,不合适。”

   “老大那一门五口人,挤在两间平房中,我去年回老宅,刚巧看了一眼,不舒服啊。”

   “我寻思着老二、老三、老四,日子过得也紧巴巴的吧。”

   张博驹的一番话,让张淑成脸色变得犹豫。

   是的,这些年,他欠孩子们很多,孩子们因为他的坚持,日子过得不像样。

   “别看我这些年,捐了不少东西,可我张家,现在还有半片胡同留给那几个不争气的。津门的老宅子,沪上还有一片宅子,都是留给他们的。”

   “你留下什么了?当年洋楼换来的三室一厅房子,现在挤进去多少孩子?你还想着他们为那点房子争吗?”

   “终归,我们还是要靠他们来送终的。”张博驹伸手拍拍张淑成的手背。

   张淑成端着烟袋杆,使劲拔了两口,家中的困难,他一清二楚。可是,他同样有自己的坚持,抬头看来张博驹一眼,“春游,你这是替你师门侄子游说?他可是香江人,卖给他,这些东西可就算是再也回不来了?”

   这就是他的坚持――卖些藏品可以,但不能出境。

   张博驹哂然一笑,“我可是听说了,政府这次下了决心,一定要摘除香江的殖民地帽子!为这事,邓老爷子三番五次的开会讨论,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

   “啊?”张淑成张大嘴巴。他也听说过中英要谈判,因此政府对香江富家豪门抱有相当的善意,可具体消息,还真没张博驹摸得透彻。

   “还有,那孩子别看年纪小,人成熟的很,他正在筹备香江第一家以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的博物馆呢。前两天,我特意去文化部走了一趟,郝部长亲口告诉我,政府支持他在香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香江人对内陆的向心力。”

   张博驹在他送来第一批友谊商店货品时,就去文化部问了,这些东西能不能出去?

   当时接待的副部长,隐晦的提醒他,不鼓励也不阻拦。对于卢灿在香江建设中华文物博物馆,乐见其成。他还顺带着也提醒张博驹一句,这件事,不可告知卢灿,以免他太放肆,引发众多香江富豪效仿,最终会造成大规模文物流失。

   因此,这则好消息,卢灿都还不知道,老爷子对他后续的收购行为,也没有阻止。

   “这样啊……”张淑成犹豫起来。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