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要跟市长汇报一下,我们市县环保局上下没有脱节,关于红庙湖的综合治理,我们一直在沟通,在动各种脑筋,在想各种办法。”市环保局局长曹荃说。
“是这样吗?”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向阳问。
“是这样啊。我觉得,马县长提的五条建议非常好。不瞒市长说,我们提不了更多的建议。我认为,按照马县长的五条建议办下去,红庙湖肯定会在十八个月内,达到常书记说的至少Ⅲ类标准。”曹局长说。
“不仅马县长的建议好,而且常书记也讲得好。红庙湖毕竟是天然湖泊,只要我们持续堵住了污染源,加上其它治理措施,红庙湖就可以缓慢地恢复自净能力,慢慢恢复到Ⅲ类标准。”曹局长说。
“专家们说一下吧。”卢市长说。
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治理专家向东方说:“红庙湖的污染,主要体现在湖水发黑发臭上。湖水发黑发臭是由于有机物在低氧环境腐烂,发生厌氧反应,产生黑色的硫化氢等气体。硫化氢等气体是有毒有害的气体,臭不可闻。”
向教授说:“就红庙湖来说,湖水发黑发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蓝藻长得太多导致的。蓝藻是藻类中最原始的类群,一般呈蓝色,它可以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当蓝藻大量繁殖时,水中的溶解氧浓度迅速降低,造成鱼虾、螺蛳等水生物死亡,使水体遭受污染。”
向教授说:“第二个原因是,下雨排水时,经由红庙湖等河流冲刷入湖的各种污染物、泥沙量巨大,其中一部分会沉淀在湖底,日积月累形成了厚厚的淤泥。富含有机质的淤泥,会分解或溶解到水中,长期污染水体,同时也会不断发酵冒泡,产生各种臭味气体。”
向教授说:“说来说去,大多数黑臭是由于水体缺氧气造成的。”
“那对如何治理红庙湖,向教授有什么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建议呢?”卢市长问。
向教授说:“按照常书记的设想,在十八个月内至少达到Ⅲ类标准。那什么是Ⅲ类标准呢?我们能不能达到Ⅲ类标准呢?”
向教授说:“我先简单地说一下Ⅲ类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最好,Ⅴ类最差。”
向教授说:“常书记说的Ⅲ类标准,是指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这是月光县的必达目标。”
向教授说:“常书记说的Ⅱ类标准,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这是月光县的奋斗目标。”
向教授说:“这只是对Ⅱ类标准,Ⅲ类标准的一般概括。我这么说,可能大家觉得很空泛,还是听不明白。我尽量简单地跟大家解释一下,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有24项。我只把这24项的名称跟大家说一下。”
向教授说:“就是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等24项。”
“不愧是专家、学者、教授啊,记得这么清楚,一口气说得这么流利。”卢市长说。
“我们是吃这碗饭的啊,不记得这些怎么行呢?业术有专攻啊。”向教授说。
“我不打扰你,你接着说吧。”卢市长说。
向教授说:“不仅如此,这24项里面,每一项都有具体的、能用数据表示的标准。我不具体说了,说出来,不仅你们记不住,而且会听得索然无味,会越听越糊涂。”
向教授说:“我刚才已经说过了,红庙湖湖水发黑发臭的第一个原因是蓝藻长得太多。蓝藻长得太多,是因为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简单地说,就是在24项中,总磷、总氮等营养物质超标。”
向教授说:“另外,水体中有机物的富集会引起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导致水体缺氧并滋生厌氧微生物,造成水体发黑发臭。这就涉及到了24项中,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粪大肠菌群等指标。”
向教授说:“湖水发黑发臭的主要表现是水体呈富营养化污染。一般认为,水体形成富营养化的指标是,一,水体中含总氮量大于0.2mg/L,含磷量大于0.02mg/L;二,生化需氧量大于20mg/L;三,在水中细菌总量达到104个/毫升以上;四,标志藻类生长的叶绿素a浓度大于10μg/L。”
向教授说:“这又说复杂了,说得太专业了。简单地说,要想治理好红庙湖,必须对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以生态滤池修复技术为主体,采用‘水源控制+杀菌清淤+生态滤池+水体养护’的水质改善整体解决方案。”
“你能不能具体说一下啊?”卢市长说。
向教授说:“方案的核心是利用生态滤池系统和曝气生物栅装置,尽快培养水体土著微生物和生物酶,进行生物脱氮除磷,降低水体化学需氧量含量,增加水体含氧量,加强水体流动性,控制水中菌藻数量。”
向教授说:“同时,利用水体的生态自净作用,形成一个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水质恶化问题,让湖水变得清澈纯净,让游客开心地畅游。”
“谢谢向教授跟我们上了一堂科普课,但对怎么治理红庙湖,我怎么还是听得不太明白啊?”卢市长说。
向教授说:“你们别急,我知道你们想听怎么治理红庙湖的具体建议,我刚才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落脚到怎么治理红庙湖上来。”
向教授说:“其实,怎么治理红庙湖,马县长已经提出了很好的思路。马县长提的五条建议非常好,卢市长完全可以参考,大部分可以采纳。”
“马县长的五条建议,我已经记下来了。你有什么具体的治理建议呢?你是高等学府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治理专家,你总得开开金口,跟我们提一点宝贵建议吧。”卢市长说。
向教授说:“我知道市长心里很着急,很想早一点把红庙湖治理好。其实,怎么治理红庙湖,我已经说了,就是说的有些抽象,你们记不住,那我就说具体一点吧。”
“这就对了,请你来,就是让你开金口的啊。”卢市长说。
向教授说:“我哪是什么金口啊,说出来,说不定还不如马县长的建议呢,马县长的建议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啊。”
“教授好谦虚啊。”卢市长说。
向教授说:“怎么治理红庙湖,就十六个字,‘水源控制+杀菌清淤+生态滤池+水体养护’。”
“可这还是很抽象啊,能不能再说具体一点呢?”卢市长说。
向教授说:“好,我下面一个个详细说。第一,水源控制。在这方面,我觉得,月光县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已经做得非常好了。首先切断了污染源,阻止各种污染物排入红庙湖,避免了红庙湖继续受到污染。在水源控制方面,我没有更多的话可说。”
向教授说:“第二,杀菌清淤。在这个方面,由于资金问题,县里还做得很不够,有心无力啊。我建议,市里适当下拨资金,扩大清淤范围,就是对红庙河等河流、对红庙河等河流流到红庙湖所经过的湖底进行清淤,尽量把多年以来,沉淀下来的污染物进行清除。”
向教授说:“清淤可以采取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清淤时,还要好好地考虑一下,这些淤泥怎么处理?往哪运?集中到哪?能不能让淤泥发挥有益的作用?”
向教授说:“根据我们的了解,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一般通行的做法是,把淤泥运到土地贫瘠的地方,做底肥,便于各种作物和树木的生长。怎么处理淤泥也是红庙湖治理不可缺少的一环,我在这里特别提出来,希望引起月光县委、县政府的足够重视。”
向教授说:“第三,生态滤池。关于生态滤池,我想多说一下,目前一些通俗的、简便易行的办法是撒药。”
“撒什么药啊?”卢市长问。
向教授说:“我向大家介绍两种药剂,并简单地分析一下利弊。一是撒絮凝药剂,通过絮凝剂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而使水体清澈,但是只是暂时有效,不能长期保持水体清澈。”
向教授说:“在蓝绿藻爆发初期撒絮凝剂可以快速杀灭藻类,也能去除一部分磷营养元素,但不能去除氮营养元素,高温条件下很快会再次爆发蓝绿藻。”
向教授说:“而频繁撒絮凝剂成本高,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弱化水体的自净能力,而且还会因为藻类出现抗药性,使效果越来越差,不是长久之计。红庙湖面积大,我不建议采用这种办法。”
“还有一种药剂呢?”卢市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