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驾回程日近,容悦心中喜悦渐渐淡去,这三月独宠虽好,可她如何想不到紫禁城那方寸天里等待她的是何等情景?
怕是连宜妃都不会有什么好脸面等她,皇帝虽忙于朝政,见她面色不好,只开口关怀,容悦不想叫他分神,只推说是赶路疲倦罢了,皇帝没有多想,便令御驾回程时先往南苑驻跸一日。
容悦自然心怀感激,亲自炖了紫参野鸡汤送去,恰好碰见御前的高大学士几人退下,容悦便将身一让,说了句:“先生请。”
高大学士连忙躬身道:“臣不敢,娘娘先请。”
容悦唇角微微抿起笑来,说道:“皇上尚有惜才之心,本宫岂无敬才之意,先生请先行。”
高大学士至为惶恐,躬身退下,心中不由暗赞,怪不得皇上对贵妃娘娘宠眷至深,这等才貌,性格也是极温柔的。
皇帝和贵妃经过三月独处,如今已是十分熟惯,容悦将食盒中的汤羹倒入瓷碗里,捧在手中吹散热气,笑问:“皇上是这会儿喝,还是过一会儿?”
皇帝将手中御笔搁回,低着头看着手中奏折,伸手过来,容悦上前将汤碗递在他手里,又转到他身后为他揉捏肩膀。
那汤羹清香暖胃,却并不油腻,皇帝心情舒畅许多,笑说了句:“这回南巡收效甚大,汉臣们上奏折都亲近些了,”又随口提到:“于成龙护驾有功,朕意欲升他做安徽按察使。”
杏树林遇刺那样惊险的事,容悦自然忘不了,对那个救驾有功的于成龙更是印象深刻,她总觉得那人过于溜须了些,并不似耿介之臣,可回头想想圆滑想必也有圆滑的好处,又碍着自己不曾料理朝政,不知其中门道,便只嗯了一声,问道:“皇上打算怎么处置那个阿秀?”
皇帝倒是不怎么记得这个人名,容悦见此少不得提醒道:“就是那个女刺客,唤作阿秀,说从小就不记得姓名,也不知父母是谁,是她师父把她从人贩子手里救了出来,取名‘阿秀’。”
她说着从袖中拿出一柄犀牛角的小刀说道:“这是她从小戴在身上的,我答应帮她找寻生身父母。”
皇帝将那小刀接在手中仔细瞧着,见小刀刀背上隐约有些铭文,只是时日久,被磨损地看不大清楚,便说了句:“这瞧着像是咱们满人的东西。”
容悦接道:“我瞧着也像,幼时我伯父也曾送过我一个琥珀的顽,只是找不到了,我想着若阿秀果真是满人,不就可以策反了么?
说到底,这些人也算是皇上的子民,能抚还是抚的好,若以杀止杀,恶恶相循,一味儿内斗损耗,损害的还是大清的繁荣昌盛。”
皇帝微微颔首,说道:“满汉一家亲,或是说满蒙汗一家亲,并非那样容易的事,”他将汤碗放回桌上,又道:“汉人数目本就是咱们满人的几十倍,若过于优容,满洲大臣们该不愿意,若一味压迫,又担心他们反起来,朕既要百姓安乐,民族和睦,可到底也要守住太祖太宗留下的基业。”
满洲贵族历来反对汉官,亦反对满汉通婚,深恐将来满人被汉人同化,虽经世祖皇帝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政,却毕竟顺治先帝在位时候短,性子又急,许多新政激进了些,顺治帝驾崩后,新政荒废许多。
今上继位后,先是摄于辅臣摄政,后又有三藩之乱,如今才渐渐恢复,虽慢却稳。
容悦也知此间千万种牵扯,只抬手覆上他手,说道:“我信皇上,定然能做到。”
皇帝唇角慢慢浮上笑容,握住她手贴在脸庞上,双目定定瞧着她,唤了句:“悦儿,”千言万语只埋在心头,只将她拉在胸膛中紧紧拥着。
容悦目光也越发坚定,淡淡笑起。
皇帝留宿南苑一夜,于翌日回宫,而本次南巡后不久,与纳兰容若书信来往的沈宛,由好友顾贞观从中安排,来到京城,置为纳兰外室。
纳兰明珠府也为此事闹得鸡犬不宁,又有朝臣借此弹劾,皇帝留中不发,也不是什么大事,渐渐也就如此了。
倒是容悦有些后悔,都怪自己撺掇皇帝,若容若不去赴那诗文会,也不会见着沈宛,当时她只是想沈宛有才有貌,有个红颜知己聊聊天就得了,谁知道沈宛竟跟来了。
春早也说她多管闲事,容悦知道她到底还是被江南那开放风气和折子戏里的郎才女貌影响了,现实中苏三永远都是苏三。
如是想着,便到了慈宁宫殿门前,只闻及殿内传出笑语欢声,宜妃的声音依旧响亮明快,她有孕至今已有四个月,挨着孝庄坐着,见容悦进来,唇角便些微向下一撇。
容悦看在眼里,心中难免有些难过。
孝庄只做充耳不闻,淡笑着叫她往身边坐。
容悦唇角勾起笑容,亲热地往宜妃身边去坐,却见宜妃将头一扭,转向另一旁坐着的荣妃,说起话来。
“姐姐这阵子可好?前儿闷着无聊叫你来坐坐,说是头痛犯了,如今可都好了?”
容悦暗叹一声,只好先忍下再说。
荣妃极精明的人,哪里不知道二人心思,当下只对宜妃说道:“好多了的,前儿万岁爷知道了,还打发人过来送了些助眠的香药,点上了再睡,果就能睡的踏实许多。”
宜妃笑道:“那就好了,”一面悄悄将些宫里的趣事说给她听,并不看容悦。
孝庄正拉着恭王福晋劝道:“这个常宁越发不进益,好孩子,我知道你的苦处,亏得你识大体。”
荣妃、宜妃等也隐隐听去宫外办差事的太监说过,恭亲王回京后因恭王福晋处置吴惜柔而大发雷霆,夺了恭王福晋理家之权,统统交回给段嬷嬷,恭王福晋倒未见半句反驳的话,可在慈宁宫请安时说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孝庄差遣人去把常宁训斥了一顿,说什么你自己的姬妾宠上天,犯了错竟又来寻人家的不痛快,把萨克达氏教训一通,又叫段嬷嬷归还掌家之权。吴惜柔当初在蜂腰亭见孙旭是许多人亲眼瞧见的,恭王妃将人关押起来也不违背规矩,到底没有证据说王妃有错,只好忍下这口气,只是不免在常宁面前啼哭一番。
恭王福晋面露感激之色,说道:“孙媳有老祖宗慈爱,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连阿玛也时时教导我,要好好孝顺……太皇太后……”说罢隐隐露出愁容来。
太婆婆再喜欢,丈夫不喜欢也白搭,德妃自然明白她的心事,也只同恭王福晋说道:“福晋,想恭王爷也不过一时没转过闷儿来,听信吴氏几句讨好奉承的话儿,日久见人心,总会知道福晋的好处的。”
这话里的指桑骂槐之意孝庄自然听得出来,只觉好没意思,便打发众人都散了,只叫留下恭亲王福晋说话。
众人也就各自结双散了,容悦出来,亦觉形单影只,坐在步辇上心里也有些闷闷的。
偏她与皇帝情深意笃,越发不愿将他的宠爱分半分去给旁人,许多事,果然是当局者迷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