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相宝

第66章 再生波澜

相宝 炎宗 5943 2024-10-22 02:36

  因为是赌房,购置协议要比买家具复杂的多。

   卢灿陪着郑胖子,还有谭卫东去山顶的政务中心去办理过户并纳税。

   调景岭政务中心,是一九七零年港府特设的机构,同时还设有警务片区,法务调解中心、民情调查中心等机构。

   山顶还有一家小型的天主教堂,几家商铺,这些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一条特色街区。

   郑光荣和谭卫东去办理事务,卢灿一个人在这条小街上晃悠。

   街道很窄,只能过两辆手推式独轮车,这种独轮车是每个商家必备的运输工具,在车把手上钉一根皮带,让这种车在山顶小路上可推可拉,很方便。

   “叔,你这车灰土,从哪儿拉过来的?”卢灿直起腰,向前面的那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问道。

   这位中年人拉的就是那种独轮板车,车上载满了灰褐色的泥土。刚才经过卢灿身边,卢灿见他如此费劲,便伸手从后面帮他推了一段路程。

   那中年人寻了个平坦位置,用脚将车把手出的两个可折叠支架撑起,三角支撑,车子还可以停放。将车停稳后,他擦擦汗,一口闽南口音,憨厚的笑道,“得亏小哥帮忙,累了吧。”

   “儿子在市里做工,攒了点小钱,想在这开间杂货铺子。这不,修房子呢。”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块正在平整的屋基,语气中有些自豪。

   在调景岭能修房子开店铺,确实值得自豪。

   “不是说已经开始动迁了吗?您怎么还想着修房子?”卢灿随口问道,伸手在车内捏出一把泥土,放在手心搓揉。

   “嗨,岭上岭下,湾内湾外,好几万户,政府能动迁多少?我们这些下层人,还是自己想办法靠谱。”山里人有自己的思考方式,直接而且精准。

   据卢灿所知,调景岭一直到三十年后,也没有动迁完毕。港府不得不另寻他策,将石澳线地铁延伸过来,才算是彻底改变这里落后局面。

   一小把湿润的泥土,在卢灿的掌心,一会变成泥丸,一会变成泥棍。

   嗯?这土质黏性很好,可塑性相当强!

   上辈子,卢灿就是作伪高手,其中瓷器作伪,免不了要和泥土打交道。手中的这块湿土,虽然比不上高岭土,但其主要成份,也应该是火成岩或者变质岩的风化物。

   很多人认为高岭土是白色的,其实最原始状态的高岭土是灰色和灰白色的块状物,它的白色,那是经过晒干之后的表现。就如同农村的锅灶灶膛,烧时间久了,就会成为白色。

   当然,如果开发的高岭土矿,硅铝酸盐含量比较高,这种高岭土会呈现天然白,上品。即便是天然白的高岭土,在制作瓷胚时,也需要经过粉碎处理后才能使用。

   “叔,这车土,您从哪儿拉回来的?”卢灿再次问道。

   “很远咧!在那……”他指着远方的一处山坳,“那里的土,很黏的,可以直接灌到墙缝和地基中,省白灰呢。”

   卢灿极目远望,那处山坳中,隐约可见不少人正在刨山挖土。

   没想到调景岭这等荒郊野地,竟然还有建私窑的好地方!

   还真是个不错的收获。

   自从两年前,从阿尔萨汗老先生的遗物中发现师门的传承后,他就想建立一座私窑。

   阿尔萨汗老先生,汉文名字叫穆九星,是玖宝阁第十九代传人。他传承的是玖宝阁南派金石秘录。

   是的,那楠木箱中的六本金石秘录,并不完整。

   玖宝阁的第一代创始人,是明代收藏大家项元汴,它的创立,来源于一次玩笑。

   项元汴出生于明代嘉兴望族、官宦之家。他无意出仕,专以收藏、鉴赏为乐,亦善绘画。他从十六七岁时开始收藏,终其一生,收藏之富、鉴赏之精,在明朝乃至当代私家收藏中堪称巨擘,被誉为明清以来八大鉴赏家之首。

   项元汴所设立的“天籁阁”,收藏丰富,闪耀古今。

   东晋顾恺之绢本设色《女史箴图卷》,现收藏在英国不列颠博物馆;唐韩干的《牧马图轴》,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同样是韩干的《照夜白图卷》,现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晋王羲之的《兰亭序》(神龙本),现收藏在京城故宫博物院……

   他哥哥项笃寿去世之前,更将其“万卷楼”赠送给项元汴,使得天籁阁的藏品达到惊人的三十三万件。

   有一次,项元汴和项笃寿兄弟二人,设宴招待来访的收藏大家、官员王世贞。陪同的客人有写意山水画宗师陈淳,流派印章开山祖文寿成(文征明的子孙),大画家仇英,玉雕大师陆子冈,以及小字辈的董其昌(当时他是项家的家庭教师)。

   宴席上,负责执壶的是项元汴的第五子五子项德达。

   一共有九人。

   王世贞在参观完天籁阁后,大加赞赏,自叹不如。

   项元汴却有些感慨,自己藏品虽多,但其破损率也很高,很多绝世孤品一旦损坏,只能终身遗憾。

   王世贞哈哈一笑,指了指席间的各位大师说道,“天下文玩英才,尽在此席间。墨林(项元汴号墨林)贤弟,不如你组织,编撰一本英才雄技录,将他们的不传之技录下来,以供后人修补。”

   王世贞的玩笑之语,项元汴还真的放在心上。

   宴会后,他真的找到九类艺人,开始收集他们的制艺手法,耗费六年时间,编撰出《玖宝阁金石秘录》。其书涵盖金器、木器、玉器、书画、瓷器、文玩、钱币、陶器等九类三十三行的技法和制作精要。

   他的孙子,项圣谟是这本秘录的第一位受惠者,成为明末清初的知名的画家、制陶大师、收藏大家。

   明末乱世袭来,嘉定三屠、扬州五日等惨案接连发生,项家位于嘉兴,相距不远,祖传的天籁阁同样面临被抢境地。项圣谟开始利用自己所学,疯狂制假,以换取天籁阁真品。

   虽然天籁阁最后被清兵千夫长汪六水掠去,但他还是成功替换了至少四百件真品下来。

   从第三代阁主项圣谟开始,玖宝阁的传承者全面涉及伪品仿制。

   项圣谟死后,其两位亲传弟子周亮工、吴文胜分道扬镳。

   周亮工为了替父报仇(其父周文炜、其兄周元生都被农民起义军所杀,史书/记载“焚炙脔割”),投降清廷。吴文胜怒其不顾大节,带着师傅传承南下,追寻南明王朝,反清复明。

   至此,玖宝阁的传承便一分为二,周亮工和吴文胜两人,各有六册《金石秘录》。

   卢灿已经确定,上辈子传授自己作伪技术的古伯,就是玖宝阁北派传人。他所传授的很多内容,能很好的与自己手中所持有的六本《金石秘录》互补。

   古伯之所以屡屡去缅甸,他极有可能通过其它渠道,得知南派传承流落于缅甸果敢一带。他带着大量伪品出入缅甸,正是希望通过这些伪作,引起南派传人的注意。

   只是古伯没想到,玖宝阁南派,已经在阿尔萨汗手中断了传承。

   那些师门传承,如果不是卢灿遇到,最终会流落何方,又被如何处置,还真的没人清楚。

   这两年,卢灿也在学习《金石秘录》中的内容,唯一可惜的是,香江没有合适的窑口,他无法动手制瓷,无法体验南派制瓷的技巧。

   没想到,今天能在调景岭,有了合适的选择。

   稍后让温阿四或者温家老大帮忙问问,想来,在调景岭的山坳中买一片地,应该不难。

   买地之后,还需要建设窑口,现在的窑口建设,自然是电窑更好,便于控温和控湿。电窑建设不难,这个破地方通电难。

   卢灿看着那片山坳,时而高兴时而发愁。

   算了,不用急于一时,先把这块地圈好,慢慢来。

   小街不长,卢灿转了一圈后,再度回到政务中心。

   郑光荣和谭卫东已经办完,正准备往回返。

   “郑老板,今天的事情有些突兀。”

   谭卫东摊摊手,表情有点无奈,“我也不知道父亲会带人来这里。”

   “算了,结果还不错。不是吗?”郑光荣显得很大度。

   两人并肩走出政务中心,谭卫东踌躇片刻,开口道,“郑老板,上次你来,我记得还在调景岭收了不少家传玉器和珠宝走了,这次……这些东西你还收吗?”

   谭卫东认为,郑光荣这人还不错,他想将准备的那几件珠宝玉器,也出手给他得了。

   “谭老弟,你这可是藏私了哦?”一听还有钱赚,郑光荣立即热情了几分,半搂着他的肩膀,语带亲热的说道。

   “刚才不是没机会谈么?”谭卫东笑着说,“这可是母亲留给我的私房钱。郑老板,你可要给个好价钱。东西都传了好几代了,肯定是好东西。”

   “阿灿,走!”一听是好东西,郑光荣脚步都快了几分,对卢灿挥挥手,“我们回家,去看看谭总的传家宝。”

   三人刚走到街口下山的位置,便看见乔曲明气喘吁吁的向山顶小跑上来。

   他不是和潘云耕两人在院子里守着,并整理家具吗?上来干嘛?

   一见到郑光荣和卢灿,乔曲明支撑着双膝,呼次呼次的猛喘几口,“郑总,阿灿,快点下去。来了一波人,不让我们搬家……是什么安保总队,说我们没备案。”

   我去,还是来了!

   这个死老太太!报复心也太强了吧。

   卢灿抬头看了眼谭卫东,立马开口说道,“谭总,这事,你可要处理干净哦?”

   他一句话,将谭卫东死死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