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小玉这段是的付出与努力,新闻写作模式化比较明显,只要摸清几个套路,微调一下用词,完全可在同样的模子下装不同的内容。新学写稿子的,歧视只要按照杨光欣所说的办法,绝对能够在一二十天甚至更短的时间拿出像样的稿件。
当然,要做到档次更高的,那不仅是努力就可达到的,一篇真正有感染力的通讯稿,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等要素,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必须是棒棒的。
基层做宣传工作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够上稿几次,县里绝对或吸纳这样的人去做服务。
杨光欣坐到电脑前,小玉站在他身后,双手捏着肩膀,轻轻地按摩、讨好。杨光欣打开文档,开始浏览。总计二千四百多字的一篇稿子,浏览之后,觉得内容是有了,不过,行文稚嫩,语句也多是记住平时新闻稿里的语言。
这些语言记下来是好事,不过用在这篇稿子就不适合。小玉这篇稿子是以杨光欣为主角,要反映一个在基层兢兢业业工作的干部形象。稿子里事迹也有,细节也够,但组合时很生硬,没有太强的说服力,更没有感染力。
但作为第一篇稿子,杨光欣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豆腐块新闻稿和这种综合性的通讯稿是两回事,难度也提升十倍不止。
但还有一点就是,这篇稿子是小玉本人对杨光欣这个领导的个人感观占多数,放在高岭江镇或双星县而言,事迹并不算突出,没有典型意义更不具备代表性。
读过后,仔细想了想,单纯在原篇上删、改,其实是没有多少意义的。既要让学员感觉到写作是很辛苦的,又要让她体会到努力之后有成效,这就有点挑战性。
见杨光欣不说话,小玉也很担心,这篇稿子,她虽说只用不到三个小时做出来,但觉得比较完美,甚至对照过之前读过的通讯稿,觉得比那些都要稍微好一些。这时候,心中的信心一片片垮塌,脸都不自在了。
“怎么说呢,你这篇稿子真要我来改?”杨光欣说。
“杨科,你是师父,我是斟茶拜师的正式徒弟,当然请师父改。”小玉声音都有点抖了。
“我挥舞大砍刀一阵猛砍,会不会很疼?”
“听说第一次都会很疼的,我不是还没经验吗,等师父让我体验一下。”小玉勉强笑了笑,从杨光欣的说话里已经体会到可能的结果。
杨光欣将整篇稿子都复制到另一文档,之后,大段大段地拉黑,“啪”地打删除键。一大段就没了,不到三分钟,两千多字就剩几十个字!
小玉看着都懵了,真的很疼、很疼。
强忍住眼泪没掉下来,随后见杨光欣噼里啪啦敲打起来,在原来留下的文字上增补内容。过一会,不到三百字的一篇小稿子出来,见杨光欣点了保存,小玉又将电脑上的文字读一遍,没觉得这段有什么好。
“将这段发出去,就落你的名字,看能不能被采用。”杨光欣说。
“好的,师父。”小玉说,“师父,还是落你的名字吧,主要是你写。”
“我就不必了。”杨光欣笑了笑,然后看着小玉,“怎么样,有感觉吗。”
小玉点点头随后又遥遥头,杨光欣说,“这就对了。外人看写新闻稿的觉得很简单,很容易模仿,但真要写出报社采用的稿件并不容易。特别是没有太明显的亮点,不是在全县格局上发生的事情,就更难上稿。”
“师父,你的意思是有些稿件非常容易采用,有些比较难采用甚至不可能采用,是这样吧。”
“对的。”杨光欣说,“比如,京城某位高官到高岭江镇某村走进一农家,亲切问这家人的生活情况。只要你抢先发稿,市报必定采用。省报都可能采用,还有图片也是,抓拍到了的对群众的关怀图,也会刊登采用,但如果说王统书记到塘谷村一家贫困户,你写出来会采用吗?
这就是层面问题。如何写好不同层面的新闻稿,这是必须要花心思琢磨,慢慢摸索出来。层面的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里面的诀窍还得自己体会。
就这篇稿件来说,有明显的有点。哪些有点?首先组织的事实材料比较充分,细节上也有生活气息,其次,文章整体结构出来了,第一次写出这样的稿件,是很不错的。”
“师父,你是怕我受不了打击,是吧。”
“我不会故意打击你也不会将缺点略过不提,因为你想走这条路,与其让你一次次失望中感觉到疼,还不如第一次来个狠的,以后有比较强大的抗打击力。”杨光欣笑一笑,“还不错,相信上第一次稿之后,会有更多体会。”
“谢谢师父。”
“下面再说说为什么要删掉那么多。”杨光欣说,“你要写通讯稿就得找一个好题材,人物类通讯稿比较好写,但往往又是最难上稿的,这就跟上面的意图有一定关系。你将通讯稿的主角放在我身上,本身没什么错,不过,我不是镇上、县里和市里要宣传、要造势的人,写好了也不可能上稿,这种稿件要经过领导点头才行的。即使领导点头了,这个人物的说服力并不强。
实际上还是之前那个问题,层面认识。人物的通讯稿进行宣传,除了造势需要,也跟局部环境的特殊性有关,比如说英雄事迹的采写等等。
文笔上的弱点也明显,各段落之间应该存在逻辑关系,相互之间要为稿件的立意服务。”说到这里,杨光欣举了几个例子,然后加几个字或一两句话,使得原稿就有很大变化。
小玉很认真,直到所有都讲完了,将优盘拔掉,才说,“师父,你真的太好了。小女子无以为报,只能……”
“快走吧,快去发邮件。”
“师父,你总得给人家一个表示感谢的机会,对不对?又不是要你负责,你只管像拔掉优盘那样走人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