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红楼(四十)
竹钢
和现代名为竹钢的木质建材不同, 夏安然所谓的竹钢就是指的竹子,只是是经过阴干烘烤等处理方法之后,更够取代钢结构的最佳也是最廉价的材料。
现代的竹钢是将竹子经过纤维化等多道技术后制造成的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本质还是竹子,但是却有着钢材的坚硬度。
竹钢是现代家居装潢中逐渐普及开的一种新材料,有着木质的美观质感, 但是坚硬度、防水度和抗压性都是远超过于别的木材的。
竹子的硬度尚可,但是关键是它有抗压系数高的特征, 并且具有吸水膨胀系数小、不干裂和不变形的优点。
夏安然知道这种材料是多亏了上海世博会的福, 在上海世博会中,有两个场馆用了主结构织造场馆。
在本时代,如果说三合土能够替代水泥的地位,竹筋就能替代钢筋的地位。
而且关键是,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 可再生性和性价比都极高。
夏安然做了实验,他将竹片横纵排列,用棉绳缠绕固定, 至于压块的三合土上, 再在竹筋上覆上三合土, 同等厚度之下的三合土板对耐受实验时候,效果是其的两倍有余。
他指着面前新做出来的两块三合土板示意沈戚试着对比一下,然后他就瞪大眼睛看到沈戚挽起袖子, 直接一拳头砸在了三合土板上。
夏安然:……
夏安然:!!!!不是, 我不是让你这么试的呀!
“……沈兄……”他木愣愣得看着自沈戚拳头为中心裂开的三合土板, 感觉自己的三观都有些碎裂。
在此之前,这块板经历了一头牛的重量,经历了菜刀的劈砍,经历了永春县衙役的全力一劈,结果,结果沈戚就这么轻松的一拳头……
他莫名感觉自己全身都有些痛。
那边的沈戚收起拳头后有些意外,三合土板虽有龟裂,但是只是裂开了表面一层,因为是土板,他能清晰看到里头的红泥和沙硕。
活动了下手腕,沈戚走到了另一块被夏安然强烈推荐的带竹筋的三合土板前,在夏安然木呆呆的表情下换了只手一拳砸下。
然后他轻咦了一声,挑了挑眉,有些意外得拿开手,夏安然凑过去一看,虽然不至于说完好无损,但是改良后的三合土板的受创状态比没有竹筋的好了太多,只是有浅浅的坑而已。
夏安然也被这差异给震惊了一下,他摸了摸下巴,想这可能是因为竹筋避震的效果造成的差异。
有竹筋的支撑,三合土将受到的压力均匀得分散开,所受到的伤害自然就小了
但这只是因为受到的力道是重锤,若是接触面比较小的兵器,比如箭矢这个效果就不明显了,但是夏安然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他本身并不是这方面的行家,这种东西还是要靠专业人士来研究的。
“这个,造价几何?”沈戚揉了下手腕,问道。
“很低,原材料永春都有。”夏安然答到“只是石灰,我是自他县买来的,永春有灰岩,但是并没有炙烤炉。”
沈戚点点头表示明白,他微微敛目,思考片刻后问“可能砌墙?”
“可以。”夏安然毫不犹豫得答到“不如说,砌墙效果更为显著。”
沈戚思考了下,道“景熙。”
“嗯?”
“多谢你。”
夏安然诧异抬头,就看到日光下微微笑着的青年,乌黑又深邃的黑眸定定看着他,漾着暖融的笑意。
于是夏安然知道他明白了,忍不住脸蛋上起了一层薄红,随即他赶紧眨眨眼,闪去一闪而逝的赧然,道“沈兄,我所为的,是这闽中百姓。”
永春县所在地处闽南,即便贼倭靠岸,也有别的县城给他做抵挡,永春遭劫的可能性不大,作为永春县县令的夏安然任职后最应该做的是迎接马上要到来的秋收。
但是他选择先去捣鼓三合土,做防御工程,这试着是为了帮助沈戚守城。
道理十分简单,蛋糕做得再大再好吃,不是自己的都没用,只是给别人做嫁衣而已。
这点道理,现代每个人都懂。
秦县令之前也赞同他先搞防御,但是认为这并没有必要排在靠前位置。
在他看来,永春县地处多县中间,山匪少,只是由于西北高山阻挡,永春处于地势低区,虽有建瞭望台,但是闽南此地日夜常有雾气,若敌人乘此时间攻击,多半会打个措手不及。
所以他建议夏安然在入冬前,将城墙修补完成即可,按照他的经验,一旦入冬,山林中可食用的山货减少,山匪就有可能下山劫掠,秦县令为县令三年,也仅仅遇到过四次山匪下山。
说是山匪,实则就是山民。
山民是历史遗留问题,多为战乱时候为了躲避兵役或者被波及逃到山中的良民,山民放弃了自己的户籍和责任,成为了乱民。
古代对于户籍问题十分讲究,像山民这种放弃了户籍的人,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结局都是被贬为下等民,为奴或者为役,且一旦被抓住可以当做乱民就地格杀。
这些山民居住在深山,得非常小心得隐藏着自己的身份,人类永远是办不到自给自足的,即便他们可以自己种田,自己打猎,裁衣,但是单单就盐这一点就注定他们必须对外接触。
他们对外接触的窗口多半为山中猎户,猎户用盐换取猎物或者山货,但这种行为极为危险,山民外逃时候多半以家族为单位,在山中繁衍自然会成为一个族群,如果猎户在无意间知道了他们的所在地,那么山民为了自我保护很可能会杀人灭口,或者也可能就把人撸到山寨留下当……咳,压寨相公。
毕竟大家都知道,生崽崽这个事情,总是需要新鲜血液注入的。
虽然曾经也的确可能是永春县的良民,但是这些山民都是几代生活在山林之中,野性难驯,也很难受到教育,行事怪戾随性,历代县令均无意将其收纳回永春县县民。
——虽然增加人口是好事,但是引狼入室就糟糕了。
久而久之,一旦到了难熬的冬天,缺少资源的山民就有可能聚众下山,抢粮食、布料、炭火,还有盐。
因为他们来也悄悄,动静不大,又经常是深夜行动,实在防不胜防。
这一点又要说到古代城镇布置了。
永春县地形为长条形状,县衙所在地位永春县中心地区,有围墙保护,因地形缘故,仅开东、南两道门。
每日东南二门日出开,日落闭,较为富庶的人家居住在城镇之中,受围墙和官兵保护。
但是此外,永春县还设五乡,十七里,各有乡长里正负责,再其下还有村等单位。
所谓乡里乡亲中的乡里就是这么来的。
这些村、里、乡的治理和保护衙门是无法保护到位,全靠自治,而常被山民所袭击的就是这些人了。
村和村之间也会有差异,稍微富庶一些的村子会造个土墙做抵挡,也会有健壮些的村民负责巡夜,但是贫寒些的村子只能靠自己了,他们唯一的遮挡就是家中院子外的一道栅栏了。
夏安然不是不想普及三合土,只是其中难度颇高,要建造能够挡住敌人的城墙,就意味着墙面起码要造两米以上,姑且不论劳动力,单就材料以及建筑水准而言就不是轻易能办到的事,在农忙时节,一切都要为农忙让步。
等谷物脱粒存储完毕,交上今年的税,农民又要开始囤积过冬的粮食,整个永春县常驻人口不到一万,要说空闲的时间,就只有冬季。
但事实上就算是县令,也没有资格命令辖区内百姓来免费做工,县令能够指挥的只有县衙内的这些人,如果要修造城墙,他就要发动乡里,请百姓来做工。并且由县衙拿出酬金。
等到那时,已经将将要入冬了,三合土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它是需要完全干透后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的,在南方的冬天,要干透有一定难度,而在三合土没有干透前如果再往上堆积很容易导致坍塌。
所以夏安然准备将三合土的制法献上去,届时再问府衙借调民役来修筑城墙。
他以个人的名义告知沈戚这个发现,而同时以比较正规的格式递了表文给了永春州的知州,不想先来的反而是较远沈戚,永春州知州处还没有来声音呢。
沈戚代表的军方显然更重视这一技术。
本朝地方讲究军政分治,也就是说,虽然沈戚本人的品级高于夏安然,但是因为他是军职,若非遇到战时,他是无法命令夏安然的。
同理,沈戚的顶头上司驻防提督也是没办法命令夏安然交出制三合土之法的,正确的途径是,提督去寻布政使司的头头,由布政使司下令夏安然配合行动,也只是配合,而不是将配方交出。
能够命令他交出配方的只有皇权,当然一般皇权也不会这么多,这种比较敏感的东西多半都是下属自己识相得呈上了。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在夏安然同沈戚不认识的情况下。
福建提督在意识到这个捷径的时候,立刻派了沈戚来找夏安然,夏安然当然没有藏私的念头,他巴不得多些能人一起来帮他破解这个配比的问题呢,现在造出的三合土还是和他记忆里面的有些差异。
沈戚一拳头砸下去就能出现小坑的三合土板,怎么看都和杂志里面说的能挡子弹火药的福建土楼不太一样啊。
他只是不知,沈戚自幼天生神力,若非如此,他也不能在那般稚龄独当一面了。
他还在苦恼这三合土怎的如此脆弱,难道是衙门里头的人为了哄他高兴故意收了力道?回去必须要批评一下他们。
——怪只怪他找错了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