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是个执拗的人,在他的再三坚持下,郜爽最终还是默认了两人之间,这种秘而不宣的“特殊关系”。
当然,这也跟郜爽对他的一往情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杨洋,仿佛也因为跟郜爽之间,关系的意外突破,让他想通了一些,以前一直举棋不定的事:
由于受前世的经历影响,如今的他一直对身边的几个女人,都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即便是任芷萱,自打有了倪裳之后,平时也只是维持在保持联络,但绝不僭越一步的关系。
虽然这也是由于任芷萱年龄尚幼,原来的那份情感在今世的他看来,可能也早已转变成了如兄妹一般的亲情,但总归还是难以割舍的。
而对白雪,对唐丹,他同样有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
这一切的一切,以前在他看来,都如同包袱一般,压在他的心上,可如今却因为郜爽,让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悟。
既然放不下、忘不了,那就先背着、先记着,直到背不动,记不住的那一天好了……
时间悄然走到2001年5月下旬,浓香飘奶茶的厂址建设也进入尾声。
随着流水线安装调试的成功,预示着这个年产达1000到1200万杯杯装奶茶,总投资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奶茶厂,已经具备了生产能力。
在杨洋的设想中,这个奶茶厂将在今后不短的时间里,扮演着又一个吸金兽的角色。
当然,以它现在的规模,想要达成这种目的,还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但是作为重生者,杨洋对如何成功地将浓香飘奶茶,迅速打造成享誉全国的知名企业,他还是有着一些想法和思路的。
因此,几乎是在所有人都不理解的情况下,杨洋还是乾纲独断地,在奶茶厂开业当天,就宣布了完全启动产能,全力生产现有五种口味的产品的决定。
而对这个决定,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浓香飘奶茶刚刚上任不久的厂长:
武子坤。
说起这个年龄才40出头,但性格却执着得有着执拗的厂长,杨洋还得感谢金明老师,因为此人能来浓香飘奶茶担任厂长一职,完全是在他的极力推动之下才达成的。
作为浓香飘奶茶厂的第一任厂长,武子坤坚决反对杨洋的这个决定,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如今奶茶厂还仅仅只是初创期,即没有市场销售网络,也没有任何形式的宣传推广,如此贸然地生产这么多产品,必将会形成大量的库存和滞销,这对资金本就捉襟见肘的奶茶厂来说,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另外,当初虽然也从其他相关的食品厂里,挖了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但对于杯装奶茶生产这个全新的领域,若想让他们上来就能达到多高的产能,那也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武子坤厂长才认定,现在不是满负荷生产的好时机。
他的看法是:
奶茶厂至少还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摸索及磨合期,再结合初步拓展开的市场销售渠道,才能逐渐地加大产能。
对于武厂长所提出的这些意见,事实上杨洋是很清楚的,但在他的计划里,他只给奶茶厂半年的时间,以传统的手段进行铺设销售网络。
到那时,天气就已经转冷,也必将进入热饮领域的黄金期,这时他便将另辟蹊径,要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浓香飘杯装奶茶的知名度以及社会影响力。
如今他所做的许多事情,也都在为这个目标而服务,但这并不代表,这个杯装奶茶就是他的终极事业。
作为重生者,如果杨洋的眼光只放在杯装奶茶这件事情上,那他也就太失败了,说实话,他之所以最后选择生产杯装奶茶,最看重的不过是填补国内空白、以及一年销售10亿杯这两点而已。
虽然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浓香飘奶茶在不断地消耗杨洋手里的资金,但作为同样刚刚成立不久的中鑫珠宝,却已经能够对他进行资金反哺了。
对于这一点,杨洋还是有些意外的:
在中鑫珠宝初创时期,他同样朝公司注入了500万作为垫付资金,以用来迅速铺设珠宝店铺。
有了这笔钱的注入,汤继群和张晓辉带领着公司的市场拓展部门,在全省范围内的地级市开始了圈地式的店铺复制。
截止到五月底,省内17个地级市内,生意最好,路段最佳的综合性商场,几乎全都开设了名为中鑫珠宝的柜台。
当然,现在的中鑫珠宝的销售范围,还仅只是银饰和玉器而已。但为了将来能够顺利转型,杨洋对现有的珠宝柜台,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改:
首先,柜台内的商品,特别是玉器的价格,又再一次进行了调整,也真正做到了市场最低价。
其次,中鑫珠宝更是做出了一个售后承诺:
凡是柜台内售出的商品,都将享受终身免费调换及维修的待遇。
这个举措,也让所有前来购物的顾客,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购物无忧、退换无阻。
不过,也正是有了上述的优厚条件,才使得中鑫珠宝的生意显得更加火爆了。
因此,在开始大量铺设店铺网络的第一个月,各店陆续跟所在的商场结算后,就开始对公司进行反哺,而在第二个月时,就已经完全不用公司再为开设新店而另行注入资金了。
非但如此,杨洋还适时地抽回了200万先期垫付的资金。
而此时的中鑫珠宝,也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开设了38家珠宝店铺。可以说,以它现有的营业款,不仅完全能够支撑其后续的发展,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它们还会对杨洋其他的生意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不过,在中鑫珠宝的整个网络铺设过程中,也凸显了许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就是汤继群与张晓辉两人在管理方面的欠缺。
作为跟杨洋走得最近的同学,他们俩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自是不用说,只是作为20来岁的年轻人,他们的社会阅历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却是不尽如人意的。
尽管王磊在武子坤全盘接手奶茶厂的事务之后,又回到了中鑫珠宝帮忙,但在公司业务量迅速膨胀的情况下,他们仨还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为此,杨洋平时也加大了对中鑫珠宝的关注力度,但这也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罢了。
所以几经斟酌之下,杨洋便只好在大力培养自身管理团队的同时,将非关键的业务和管理工作,交给了一家运营公司代管。
有了对方的介入,他们三人才从许多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加专心地投入了到网络铺设的工作中。
当然,这些也只是权宜之计,等中鑫珠宝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后,这种借鸡下蛋的行为,将是杨洋首先就要取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