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全球狂收18亿美元的票房奇迹,还仿佛昨日奇景。
这才过去三年时光,出道导演仅仅四年时间的希德,就一举打破了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9.1亿)和乔治・卢卡斯的《星战前传1》(9.2亿)的票房纪录和地位。
这几年,随着电影业的发展,商业大片和特效电影发展得越来越快,但是一部电影能收获的票房记录却仍然裹足不前。
虽然有无数的滥竽充数者想要挑战、追随《泰坦尼克号》的步伐,但是绝大多数人甚至连自己的大话都打不破,就像是今年的《珍珠港》。
而有实力一战的,似乎还是只有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这些老一辈的电影人,但即使是他们,不要说挑战卡梅隆,似乎连接近《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记录都做不到。
至今,还没有一部电影能迈过10亿美元的大关。
仿佛这就是一道天堑,卡梅隆世界之王与其他人的天然鸿沟!
但是这个缺憾,今天结束了!
在连续上映了半年之后,希德执导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随着在全球范围的扩大放映,票房也节节升高,虽然期间由于911而出现了一段时期的下滑。
但是随着希德本人在慈善演唱会、单曲等一系列事务上的动作,似乎让《哈利波特》的关注度和票房又一次恢复了活力。
在这个诺兰未出,《阿凡达》遥遥无期的时节,一部破10亿美元电影所能引发的震动,绝对是颠覆性的!
如果要来个类比,就可以参考“历史上”让诺兰真正封神的《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
当时破10亿美元的电影虽不多见,但也不算少,当时的影史票房榜前三名,都是破10亿美元的大作――《泰坦尼克号》、《指环王3》以及《加勒比海盗2》。
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诺兰的《黑暗骑士》横空出世,以10.04亿美元,成为第四部突破10亿美元票房的电影。
一举颠覆了整个好莱坞,乃至世界对诺兰的认知,也让他正式一只脚踏进了大导演俱乐部的门槛。
而如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踩在《星战前传1》的头上,正式名列世界影史票房第二。
这立刻引发了好莱坞的山摇地动!
一个20岁的年轻导演,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二部破10亿美元的电影,这样的颠覆性比起“历史上”的诺兰,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本还在争论《Begin-Again歌曲改变人生》和《美丽心灵》孰优孰劣,甚至《红磨坊》是否被忽视了的影评人和媒体们,顿时全都把这些颁奖季的宠儿扔到了一边。
对于此事的好莱坞来说,破10亿票房已经成了天方夜谭,而一个年仅20岁的年轻人来实现?更是要把他们的心脏都吓出来了。
但是数字不会说谎,在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表了联合官方申明后,再也没人质疑这个事实了。
要知道,一个导演要是能拍摄出一部破10亿美元的电影,立刻就会被好莱坞捧上神坛,更何况希德还只有20岁!
所有的电视媒体、各路记者,甚至狗仔队都立刻包围了希德的日落别墅。
幸好希德这几年早已陆陆续续做了准备,将自己所在一侧的好莱坞山的一圈豪宅,全买了下来,然后让雷姆等人监督修建了专门的围墙和大门,将这些记者、狗仔拒之门外。
但这绝对阻挡不了媒体们的热情,他们甚至雇佣直升机,飞到好莱坞上的上空,俯拍日落别墅。就算别墅里跑出个女仆、佣人,都能把他们激动个半天。
与此同时,他们也没有闲着,所有娱乐新闻和报刊杂志都围绕这件事大做文章。
四大电视网更是全天环绕立体声的对希德做专辑,有的人做希德的导演专辑,有的人还加上了希德的小说神童部分,还有的人直接把希德出道以来的事情,做了个串烧专辑。
不是他们不想挖希德的过去,只是希德再一次的早作准备,与联邦当局交涉之后,封存了自己福利院生活之前的所有档案,并且让天蝎的技术团队,封删了互联网上的所有相关信息。
在希德的严防死守之下,他的过去就这么成了媒体之间的一个谜。
但还是那句话,这阻挡不了媒体的热情。
挖不到你的过去,那我就编别。
虽然严肃报刊和电视媒体不会这么干,但是八卦杂志可不管这些,一时间各种添油加醋的小道消息满天飞,一张希德的照片似乎都成了千金难求的奢饰品。
似乎布兰妮被狗仔“追杀”的“历史”还未重现,希德就抢先成了狗仔们的目标。
而即使除去这些八卦小报的热情“新闻”之外,相对正规的媒体也都没有放弃对希德的追捧。
《名利场》更是甩出“希德・莱昂已经一只脚踏进大导演俱乐部的门了!”这一惊人耸人的大标题,作为当期杂志的封面标题。
大导演俱乐部的说法在好莱坞早已有之,但一直都是私底下流传的提法,而并非公开承认的评价标准。
像是《好莱坞报道》、《综艺》报刊等专业媒体,每过几年也会排出一些诸如“全球最有影响力的XX位导演”之类的名单。
而斯皮尔伯格、卡梅隆、卢卡斯更是交替榜首的最大热门。
至于其他的像是马丁・斯科塞斯、伍迪・艾伦、斯坦利・库布里克、弗朗西斯・科波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雷德利・斯科特、罗伯特・泽米吉斯,以及比起他们还算是新人的昆汀・塔伦蒂诺等知名导演,也都是榜上的常客。
但其中没有一个人,是三十岁以下的,而除了前三名的三尊“大神”之外,更是没人敢说这些知名导演中,谁是、而谁又不是大导演俱乐部的成员。
特别是近年来弗朗西斯・科波拉和罗伯特・泽米吉斯都已经进入半隐退状态,而伍迪・艾伦比起北美,更受欧洲电影圈的欢迎,至于雷德利・斯科特更是放完大招,冷却N年的典型代表。
――――――――――――――――――――
但是希德看中的不是这些无聊的虚名,好吧,也不算无聊,这么一下子出了名,他心里也是暗爽的。
但他体内的另一半冷静血液警醒他,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次的全民效应才是重点,其中第一点就是加强火狮影业与各大院线的合作。
其中希德、雪莉和乔恩・菲尔海默最看重的,就是与除了AMC院线之外的,更广泛的次一级的院线商的合作。
特别像是在拉丁美洲拥有最广泛院线的Cinemark公司,专攻北美中小城市院线的Carmike公司,在加拿大拥有最大院线的Cineplex公司等主要主流院线商,都纷纷迫不及待的与火狮重新签署了发行协议!
这使得火狮影业在南北美洲的院线发行能力都大幅提升,对北美中小城市的渗透能力也快速加强,这些都是《哈利波特》的颠覆级效应,带来的实打实的好处。
新的发行协议,让火狮影业具备了独立的,在北美地区首映3000家院线的能力。仅北美地区的发行能力而言,火狮影业与七大影业已经相差无几。
不要说还需要挂靠七大发行影片的梦工厂,就算是落没的米高梅都比不上冉冉升起的火狮影业。
嗅觉敏锐的《华尔街日报》,没过多久就写出了一份――以“MGM老矣,火狮崛起!”为标题的解析文章。
既然是金融经济巨头报刊的《华尔街日报》来写,当然内容和方向都与娱乐媒体、八卦杂志的东西都不同。
他们直指《哈利波特》系列化电影的成功,让火狮影业在宣发、制作上拥有了更强的自主权,这是此前的中小片商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而这还只是火狮崛起的一个侧面而已,经过他们的详细调查,火狮集团在电视、音乐领域的快速发展,也早就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空前成功,不仅让希德名声大噪,而且也让更多原本对其不感兴趣的成年人,一时间有了兴趣,更多人的回潮式涌入电影院,造成了电影的短暂票房回升。
而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北美,而是出现在全球各地,特别是那些相对晚上映的国家和地区,这也让《哈利波特》的票房成绩进一步上升。
除了票房效应之外,电影的衍生品周边市场也因此被彻底引爆!
一时间《哈利波特》的玩具、周边,似乎成了今年欧美圣诞节最棒的儿童礼物,这样的联动效应,当然也延伸到了《哈利波特》的小说上。
全世界范围内,《哈利波特》已经出版的几本小说,也成为热门的礼物和读物。
索尼高兴,火狮上下更是乐不可支。
星星之火,已然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