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哥,今天我们不去卖菜那我们做什么啊?”托雅笑嘻嘻的看着王超。
“今天嘛,吃喝玩乐呗,话说我来了这么久,一次蒙古市里都没逛过呢,托雅,你有没有时间,给我做个导游,陪我转转呗。”王超答道。
“好呀好呀,正好我也好久没去逛过街了,今天正好咱俩一起去。”托雅高兴的说道。
“咳咳!”一声不合时宜的咳嗽声从王超耳边响起,王超有些尴尬的看了看车布尔,问道:“老车,要不咱三一起去?”
车布尔听了后一脸无奈,冷嘲热讽的说:“呵呵,不了,王,你就和托雅去吧,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出去也遭人嫌弃,诶,真是女大不中留了。”
“爸,你说什么呢?”托雅小脸一红,但还是据理力争的说:“王哥没出去逛过街,我陪他转转怎么啦?”
王超痛苦的捂住脑袋,听着父女俩的日常拌嘴,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临走时,王超再次询问车布尔:“老车,要不然你也一起去?”
“哼!”一句重重的鼻声从车布尔身上发出,看来这老车也是够傲娇的了,王超怕车布尔再次发难,连忙和托雅匆匆离开了。
托雅有蒙古车票,所以她开了车布尔的小吉普,一路从这里开到了市中心。
路途的景色还是那么美好,看着托雅和车布尔拌嘴的样子,王超也想到了曾经的自己,犹记得自己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老爹想要王超留在自己的家乡工作,可王超为了能够开拓自己的眼界,愣是留在了大城市。
就因为这件事,父子俩半年没有说过一句话,最后还是自己老爹主动让步,俩人的感情才和好如初。
现在想想,要是当时听自己老爹的话,留在家乡,恐怕就不会发生这么多事了吧。王超无奈一笑,也许,自己那时的决定就是日后命运的分水岭!
“王哥,我们到了!”托雅笑嘻嘻的动了动王超。
“咦,王哥,你又伤心了?是不是又想家了?”托雅极为聪明,非常善于察言观色,从王超的微表情就能看出端倪。
“没!”王超急忙摸了摸眼角,看看是否有泪珠在上面。没想到却扣下来了一块眼屎。
“对了,托雅,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喜欢中国文化吗?”王超为了化解自己的尴尬,随口问了一个问题。
听了这句话后,托雅把车熄了火,对王超说:“王哥,你跟我来!”
王超不知道托雅打的什么主意,只好跟着托雅下车。
托雅走路速度极快,王超跟着她左转右转,又爬了几层楼,最后来到了一处大平台上。
“小丫头,你带我来这里干什么?”王超疑惑道。
“王哥,这里叫做眺世台,从这里可以看到全市的风景。”说完,托雅把手一指远方,说道:“王哥,你观看这乔伊尔,和你印象中的亚洲国家有什么不同?”
“这?”王超仔细观看乔伊尔市,是感觉有些不同,可是却又说不出是什么不同。
托雅看着王超的样子就知道他没看出来,呵呵一笑,对王超说:“王哥,你笨死啦,我来告诉你有什么不同吧,这最不同的地方就是蒙古国是亚洲西化最严重的一个国家。”
“西化?”王超疑惑的问道。
“嗯。”托雅点点头,继续说道:“蒙古国的西化之严重,已经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这是一个连祖先传下的文字都能改变的国家。”
“哦?”王超没有想到这个小丫头还能想到这些,顿时大感兴趣:“小丫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托雅轻轻的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国家崇尚进步,崇尚发展这是没有错,可是为了发展连祖先留下的文字都能被西里尔文取代,你说,这样一个国家能有什么文化呢?”
王超没有发现这个小丫头居然有如此大的眼界,所以王超并没有打断她,让她继续说下去。
小丫头看王超没有说话,继续说道:“蒙古国看似是一个很独立的国家,但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蒙古国其实一直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过。就连曾经的蒙古国领导人都是需要苏联认可的才行,你说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怎么能保持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呢?”
王超对于蒙古国的了解并不多,但是他也知道蒙古国离开中国后过得很不好,一直到现在都靠中国商品才能过活,如果中国将二连关口关闭一个月,恐怕蒙古急的都要撞墙了。
“所以你就想学中国文化?”王超问道。
“没错。”托雅信誓旦旦的点点头,“我想中国文化中一定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一个国家要是强盛起来,经济文化缺一不可,像是这样连文化都需要进口泡沫国家,还是早点改变的好。”
一开始王超还以为托雅只是单纯的喜欢中国文化,没想到这小丫头还是有些抱负的,王超顿时对她的印象改变了不少。
只不过这个让蒙古国强盛并不是他的任务,所以王超并未显得多么有兴趣。
“王哥。”托雅小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对不起,刚才我的话是不是有些太强势了,太主观了?”
“没有,没有。”王超急忙说道:“托雅,你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么大的抱负,其实已经很了不起了,梦想吗,就是要大一些,定的远一些,如果轻轻松松就实现了,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真的吗?”托雅很高兴的牵住了王超的手,说道:“王哥,你能够认同我真是太好了,作为奖励,你再给我作一首诗吧。”
我去!王超脑袋都大了,原来这小丫头在这等着自己呢。可是现在王超又不好意思打断这小丫头的兴致,没办法,只好再浪费一半脑细胞了。
走了几步,忽然想起来刚才小丫头那副忧国忧民的表情。王超大叫一声,有了。
“眺世台上话斜阳,碧水连天映红妆。”
“春风不知玉颜改,依旧欢歌绕画舫。”
“谁来叹兴亡!”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