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怪的《花之武者》后,是枝裕和遭遇了人生之中的重要打击:母亲离世。这也让是枝裕和决心拿出2001年就创作好,并打算到60岁在拍摄的《无人知晓》的剧本,投入拍摄。而无论从哪个层面看,《步履不停》都是是枝裕和最成熟,最巅峰的作品,也是是枝裕和影片风格和主题哲学最好偶的总结概括。
长子的意外离去,迎娶丧夫寡妇的次子,安逸过日的女儿,倔强守旧的父亲,家庭调和剂一般慈祥的母亲,更少不了的是几乎在是枝裕和的每部作品都出现的象征希望的小孩子的形象。是枝裕和在这2小时之内对众多角色形象的群戏的调度,对关键性情节的克制弱化处理,一举一动、每一句台词都透着日式家庭哲学和美学的精髓。
而最后的结尾更是点睛之笔,尤其是淡淡的旁白道出父母的离去,最后的扫墓和先前一次对长子扫墓的对比,最后走下山,镜头向上一摇,一家人坐上车下山。简单却饱含深意,完美。
《步履不停》之后的2009年到2016年,是枝裕和走上了创作生涯中产量最高的一个时期,7年之中5部长片外加一部600分钟时长的日剧。快马加鞭中还保持着稳定质量的是枝裕和慢慢甩开了同辈的日本电影人,逐渐成为了日本电影的符号性人物。
而在这6个作品中,除了《空气人形》是少见的关注孤独个体的是枝裕和作品,其余均为日式家庭题材,尤其是15,16两年,《海街日记》和《比海更深》两部作品在主题上的相似之处让更多的人觉得是枝裕和一直在重复自己,就连一直扶持是枝裕和的戛纳电影节组委会也看不下去了,将《比海更深》从主竞赛单元降格到了二级单元:一种关注单元。
但抛开主题不论,是枝裕和在每部作品中都倾注了其不同的表达,《奇迹》中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内心的悸动的细腻描写;《如父如子》对血缘关系的深入探讨,和社会不同阶级家庭之间的对比;《海街日记》中对生命的闯入和离去的平淡描写;《比海更深》中失败的中年男人对自己生活的反思与拯救和一家人永不断离的羁绊。相似的主题却又截然不同的表达,是枝裕和拍起家庭戏,可谓信手拈来。
食物,是日本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是枝裕和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从《步履不停》的以家庭聚餐为故事基底,到《海街日记》中奶奶酿的梅子酒,再到《比海更深》中,已经去世的老父亲最爱吃的咖喱酱,是枝裕和用拍美食篇的方法让坐在银幕前的观众咕咕直叫的同时,也完美的串联起了影片中家庭成员的关系、与传承。一瓶咖喱酱,就将已逝之人的灵魂再次带回到这个缺失父爱的家庭。
这也是是枝裕和最擅长,在平凡的事中拍出生活的味道,在生活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几年间,是枝裕和将他的这个长处发挥到了极致。生活流的情节人人都能写,但能够依靠平凡的文本,挖掘出巨大的能量,是枝裕和在这方面堪称大师。
步履不停之间,细腻的情节与表达就如同他的作品中常常使用的悠闲吉他配乐,让人感受到生活以及电影的美好,在不经意间就湿了眼眶。55岁的是枝裕和正在创作生涯的巅峰期,也毫无疑问的正在走向大师的道路上。
“朱紫桑,您真的不打算拍摄电影吗?”是枝裕和问道。
朱紫摇摇头:“非常抱歉,是枝导演,我已经退出了,您的好意哟心领了。希望《海街日记》能够大卖。”
“好吧,既然朱紫桑不愿意,那我也就不勉强朱紫桑了。希望我们以后有合作的机会。”是枝裕和说道,他本来是邀请朱紫参加自己新电影《海街日记》拍摄的,却被朱紫婉拒了。
《海街日记》的四位主演分别是绫濑遥、长泽雅美、夏帆以及广濑铃四个人。
除了广濑铃之外,其他三个人都是85后的演员。
而广濑铃也凭借着《海街日记》成为了90后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当然因为两次在节目凶的无心之语,所以被很多杰尼斯的粉丝们诟病。
当然,脑残粉丝谁家都有,像杰尼斯的粉丝们也不少,这叶让广濑铃在粉丝的口碑中凶相当的一般。
《海街日记》是一部比较温情的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日本镰仓外祖母遗留下来的屋子里,居住着相依为命的香田三姐妹,幸(绫濑遥饰)、佳乃(长泽雅美饰)与千佳(夏帆饰)。某天,她们突然收到了从15年前音信杳无的父亲的死讯,早已印象模糊的两个妹妹感受不到任何难过情绪,而大姐想到曾被抛弃仍无法原谅父亲。尽最后义务去为父亲上香的三个人在葬礼上意外遇见了同父异母的小妹浅野铃(广濑铃饰),发现她的亲生母亲、当初抢走父亲的那女人早已过世,丧父后她也并未受继母善待,已无依无靠。三个姐姐决定接纳这个孩子,到镰仓与她们一起生活。
是枝裕和走了之后,绫濑遥留了下来。
“朱紫君,真的决定不拍摄电影吗?”绫濑遥问道。
“不拍摄,我已经厌倦了导演的生活,现在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作品。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事陪伴家人。”朱紫淡淡的说道h。
绫濑遥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幽怨。
“朱紫君已经变了,之前得朱紫君真的是充满了干劲的人。现在竟然有些沧桑感了。”绫濑遥叹道。
“怎么说呢?马上就要三十岁了,总是要约会成熟的吗?”朱紫笑道。
绫濑遥一脸黑线:“明明还有三年的时间才30岁,现在竟然装深沉。”
“哈哈哈,我的心已经到了三十岁了,或许这就是太过优秀的代价吧,未老先衰。”朱紫笑道。
长泽雅美静静的看着朱紫,她也觉得朱紫变得有些多愁善感了,和以前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