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监先用自己带去的宝物制造出一批不死人,正是这批特殊体质的武士造就了倭国“忍者”的神话――威名赫赫的“御鬼众”。织田信长在御鬼众的帮助下,可轻易获得情报,击杀对方领军大将或是关键人物。在织田信长崛起的路程上关键的几个节点中都有御鬼众的影子,例如让织田信长名扬天下的“桶狭间之战”,织田信长对战今川义元。
公元560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今川义元率领两万五千军攻击织田领地“尾张”,织田信长的实力远逊今川义元,只有区区四千军,而且还要分别驻守多个城池(领地面积相当于中国一个县),织田信长率领的主力军不足两千。御鬼众向织田信长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报,今川义元的本阵驻扎在桶狭间,而且只有五千军。织田信长遂冒险发起进攻,御鬼众则破坏桥梁道路阻挡今川军其他部队援救本阵,并且直接参与对今川义元精锐旗本的攻击。
最终,织田信长大胜,不但阵前“讨取”今川义元首级,并斩杀今川军三千余人,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战果,对于泱泱中华天朝来说,一场战斗死上几千上万人很寻常,尸横片野、血流漂橹的场景并不新鲜,但是在倭国,一场战斗死亡三千人是个什么概念?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统一全倭的“关原合战”,交战双方人马将近二十万,厮杀一天才死了三千人。所以说织田信长是倭国的杀神一点都不过分,只是这幕后黑手是王太监及他的手下“御鬼众”。
桶狭间之战中还有一个不甚为人知的插曲,在倭国史书中也可查到相关记载。有一个倭国僧人,名叫服部定有,他率领二十艘战舰试图从水路救援今川义元,阻止织田信长将这个大敌赶尽杀绝,但历史没有记载的是,服部定有的僧兵被御鬼众阻截,并没有达成目的。
御鬼众是王太监的手下,服部定有则是鉴真大师的手下,这一次双方势力应该是第一次正面接触,并没有刀兵相见,但关系已经出现裂痕。
其后的十年间御鬼众和僧兵间以及代表双方势力的大名攻伐不断,互有胜负,并没有无所不用其极,战争还处于可控制阶段,主要目的是击败对方,并没有出现占领对方大面积领地的情况,还是给对方留着一些脸面的,双方都想潜移默化,慢慢达成战略目的,不想造成倭国百姓大量死伤。
实话说,开始的几年是鉴真大师一方占据上风的,毕竟鉴真在倭国经营多年,虽然隐世于深山,其在佛门中信徒众多,并借佛门影响世俗。有鉴真大师出面,很快就在织田信长领地四周形成了一张各诸侯大名联合的包围网,将织田领地困于其中。
世事难料,王太监一方开始转运的源头的却是一个被鉴真大师选来作为今川义元接班人与织田信长正面作战的大名,斋藤义龙。鉴真大师非常看好他的本领,其领地与织田信长领地接壤,斋藤义龙本身确实很厉害,与织田信长不相上下,但斋藤义龙虽然能力很强,却有个致命的弱点,他之所以能成为大名是因为他杀死了亲生父亲,夺来的,其人道德品质低下,就算是倭人也不能认同他的做法。王太监手下的御鬼众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造成斋藤义龙的手下子民与他离心离德,终于还是被织田信长趁其内乱时抓住机会消灭了,信长包围网漏了一个大窟窿
斋藤义龙一死,倭国“天下”的这盘棋立刻活了,织田信长为了对抗信长包围网开始改变策略,大举扩张势力范围,兼并了很多弱小的诸侯大名,志得意满中逐渐变得骄横独断,甚至没有征得王太监的同意就擅自攻击比睿山的延历寺,杀死数千僧人,并放火烧山,这可都是鉴真大师的势力,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些僧人脑门上就刻着鉴真大师的名字,是摆在明面上的势力。这一下彻底让双方势力翻脸,再无回旋余地。
鉴真大师直接下令命当时倭国内唯一可以击败织田信长的人出兵,这个人就是武田信玄,在倭国的军史中是响当当的人物,被誉为“战国第一名将”、“战国第一军师”。统兵三万余攻击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这倭国历史上两大牛人的联军,将织田和德川的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德川家康险些被杀,竟然被吓得拉裤子,这是历史记载的哦,他本人都承认的,可不是胡说呦。
武田信玄,这么牛X的人物,就在已经将织田信长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小手指轻轻一弹就可以干掉织田信长,彻底破坏王太监苦心经营的大一统基业时,他竟然在距离织田信长领地一步之遥的地方病死了!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御鬼众出手刺杀了武田信玄是唯一的解释。
这之后双方大打出手,但是鉴真大师这方已经没有能胜过织田信长的大将,可以说是节节败退,其间有过多次织田信长的手下重臣被鉴真大师拉拢过去的事情,但在织田信长的绝对实力面前,终究是劳而无功,例如著名的荒木村重背叛织田信长事件,倭国历史记载荒木村重为何背叛织田是个历史之谜,至今没有答案。但是荒木村重叛变时最大的盟军是“本愿寺”的僧兵,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了吧。
此后,织田信长的统一之路一帆风顺,武田信玄被刺杀十年后,织田信长的生命之火在即将一统全倭时被突然掐灭。鉴真大师虽然多次失败,但依然持续不断地让织田信长手下重臣背叛他,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以倭制倭的政策终究还是看到了效果。
公元158年,明神宗万历十年,本能寺之变。
此时,只有陈木匠、田姑娘和斯钦巴日4人存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