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电影人传奇

第362章 正式启动

电影人传奇 青城无忌 4984 2024-10-21 16:20

  从魔都回来不久,许望秋接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冷》已经正式入围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坏消息是《冷》没有通过香江电检处的审查,被禁止在香江上映。电检处认为《冷》将幕后黑手描绘为港英政府以及英国政府,是在煽动群众憎恨和蔑视政府;而且整部电影都在鼓吹犯罪,不宜上映。

   《冷》在香江被禁并不奇怪,是意料中的事,也是许望秋早就计划好的。

   许望秋相信只要在戛纳将《冷》被禁的消息捅出去,必然会引起空前关注,海外媒体会纷纷报道这件事。他相信在国际舆论压力下,香江电检制度会提前土崩瓦解。

   许望秋对香江电检制度的历史不是特别清楚,但对电检制度是怎么瓦解的,却相当清楚。许望秋和很多电影人一样,对国内的电影审查不满,认为限制了导演的创作。大家都希望能够推行分级制,在聊分级制的时候,经常会聊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分级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有人曾经对许望秋讲过,在1987年3月,英文《亚洲华尔街日报》公开揭露香江电影检查是在没有法律基础下进行的秘密,引起了很大震撼。香江一直自诩是法制社会,谁也没想到运行了几十年的电检制度竟然没有法律依据。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香江是不是法制社会就会被打上问号。在这种情况下,香江行政局与立法局迅速成立专责小组,审议新拟的“电影检查条例草案”,并将“电影三级制”包括进此草案之内。1988年11月10日,《1988年电影检查条例草案》正式生效。

   许望秋想瓦解香江电检制度,在香江实行电影分级,不是想促进香江电影发展,而是希望香江电影提前崩盘,逼香江电影人融入内地,进而推动内地电影发展。

   香江电影推行分级制,确实给了电影人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拍出了很多佳作,香江电影也空前繁荣。但电影行业空前繁荣,也导致大量资本涌入电影行业。在这些资本的推动下,香江明星片酬打着滚的往上翻。就拿林清霞来说,1991年她的片酬只有70万,但到了1993年飙升到350万。其他的明星,像王祖贤、刘佳玲等人,在这两年里也都翻了一倍以上。当时电影圈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片酬涨了多少?

   在明星片酬大幅攀升的同时,香江电影的海外市场却在不断萎缩。资本家为了赚钱,只能压缩电影制作成本,这必然导致电影质量下滑。而质量下滑又导致原本就在不断萎缩的海外市场,进一步萎缩。加上香江电影人作死,丢掉了台弯市场,投资电影不再是赚钱生意。于是,各种资金开始撤出电影圈,香江电影彻底崩盘。

   同样的问题在内地和韩国都出现过,也都导致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在2012年之后,随着内地影视产业强势复苏,大量的资金涌入影视圈。这些资本只想赚快钱,他们花大价钱请明星,却不愿意在剧本、制作上下功夫,导致明星片酬越来越高,用在制作上的费用却越来越少。

   于是,国产电影烂片泛滥,观众怨声载道,很多人都不愿意进电影院。

   中国电影票房在2002年之后,一直保持高速增加,2014年为33%,2015年的增速高达54%,但到了2016年增速仅为4%。最后国家不得不出手,发布限薪令。

   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颁布了相应的扶持政策,这使政府力量成为韩国电影行业蓄力待发时的重要助力。随着经济回暖及政策推力,2000年韩国制作影片数量达到了59部,基本恢复到了金融危机前的规模。

   这一年韩国出现了一部现象级大片《共同戒备区》,这部电影投资高达27亿韩元,超过了同期影片平均制作费的2倍以上。这部电影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也刺激了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商们加入,他们纷纷进入电影行业。

   在大量资金追捧下,韩国制作公司们全面进入高成本、大制作阶段,一味追求高投资影片,希望尽快花完风投的钱,然后募集新资金。2001年,韩国三大发行商发行的28部电影平均制作成本高达33亿韩元,其中有6部的制作成本超过了50亿韩元,其中还包括以往未曾涉足过的科幻影片,大量的资本涌入使电影行业产生了空前的热潮。

   只是这个有资本推动的巨大泡沫很快破灭,随着大制作电影接连票房失利,外部资本开始大面积地撤离电影行业,大批电影公司破产。再加上韩国政府在美国压力下减少本国电影的放映配额,韩国电影业受到重创,进入持续低迷状态。

   内地电影和韩国电影的泡沫发生在电影行业复苏阶段,虽然造成了严重问题,但最终都顺利挺了过来。香江电影泡沫发生在本地观影人次不断下降,以及海外市场不断萎缩阶段,随着泡沫破灭,香江电影也就彻底崩盘了。

   许望秋相信要是港英政府提前推出电影分级制,那香江电影的爆发期间就会提前到来,香江电影泡沫破灭的时间自然也会大大提前。

   3月15日,出口公司在大会议室举行5.1声道项目启动会议。数字研究所所长刘胜全主持会议,公司领导王岚西、胡建等人,公司部分研究员,以及中科院计算机所、声学研究所、魔都光机所的部分领导和研究员出席会议。

   王岚西在讲话时指出,5.1声道是从文化部到囯务院都非常关注的项目。中国电影现在还处在单声道时代,远远落后于世界。只要我们能搞出5.1声道,那我们就能够实现飞跃,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随后刘胜全对国外声道系统的发展和研究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他在讲话中表示,现在国外搞多声道研究的企业研究方向是将声音转换为数字信号,存储在胶片上,通过读取头读取,由于胶片的存储空间有限性,不可能在短期突破,他们要搞出5.1声道至少要五到十年。而出口公司要搞的5.1声道则另辟蹊径,将声音存储在光盘上,大大降低了研发的难度,完全有可能抢在欧美国家之前搞出5.1声道。

   在场研究员们听到这话都非常振奋,要是真的能抢在欧美之前搞出5.1声道,那将是一次空前的壮举。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马上开始研发。

   在随后的几天里,众人开始讨论5.1声道该怎么搞,有哪些技术难关需要攻克。

   经过讨论,众人一致认为要搞出5.1声道有三项技术难关必须攻克,如何将数字信号记录在胶片上;如何读取胶片上和光盘中的数字信号;如何将数字信号记录到光盘上,并进行读取。

   为了尽快攻克这三项技术难关,众人都认为应该分为三个小组进行攻关。等攻克三项技术后,大家到数字研究所集中进行研究,齐心协力搞出5.1声道系统。

   经过讨论,最终确定由声学研究所负责将声音转换为数字信号,记录到胶片上;计算机所负责读取头的研究;魔都光机所负责数字音频信号在光盘上的记录和读取。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三个研究所在各自领域内都非常强大,但现在他们要攻关的难关却涉及到其他领域的技术。比如声学研究所精通各种声音,但不懂数字技术。要将声音转换为数字信号记录到胶片上,就涉及到数字技术。

   要是各个研究所自己搞,那研究的速度会很慢。大家都认为有必要从其他研究所抽调研究员,加入三个团队,协助他们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三项技术的公关。

   数字研究所拥有懂声学、计算机、激光技术的研究员,于是,数字研究所的大部分研究员在出口公司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分配到三个研发团队,协助他们进行攻关。

   这么做的好处很多,他们在三个研发团队,出口公司能更好的掌握三个团队的研发进程;要是有什么问题,他们也可以随时上报公司,由公司协调解决。

   会议结束后,三个研发团队的研究员回到各自研究所,开始全力攻关。数字研究所的研究员也分别入驻三个研发团队,协助他们进行攻关。

   许望秋和刘胜全他们并没有因此闲下来,数字研究所的筹建工作还在等着他们。他们既要往设计院跑,请建筑专家为数字研究所设计研究大楼,还要解决留守研究员的研究项目,以及设备问题。

   数字研究所留守的研究员主要从事数字图形和可视化研究,搞这种研究离不开计算机。如果没有计算机,就像士兵没有武器,是无法作战的。于是,许望秋找到许望川,让他联系张炫龙,进口了三十台IBMPC/XT计算机。其中二十台计算机分配给了数字研究所,剩下十台则分配给出口公司,实现数字化办公。

   这批计算机都附带了应用软件,有文字处理软件 WordStar,表格处理软件 CalcStar,数据库软件 dBase。只是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除了许望秋外,其他人都没用过计算机,根本不会使用。于是,指导公司员工的任务自然就落到数字研究所的研究员身上了。

   就在忙得不可开交之时,许望秋接到了部里的通知,让他和电影代表团一起前往香江,参加即将在香江举行的“八十年代中国电影精选双周展”。

   这次“电影双周展”是由银都机构与缤纷电影公司联合主办,时间从4月2号到4月15号。文化部对此次展映活动非常重视,派出了高规格代表团,由著名电影艺术家谢添为团长,电影局外事处副处长陈刚为秘书长,包括导演白沉、李文化、田壮壮,演员张丰毅、马晓伟、龚薛等人,带着包括《城南旧事》、《大桥下面》、《猎场札撒》在内的十四部新片,到香江进行为期十四天放映。

   许望秋本来就打算在戛纳前到香江走一趟,搞点动静出来。现在部里让他到香江参加“电影双周展”,自然是求之不得。于是,他便以副团长的名义,和代表团一起登上了前往香江的飞机。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