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留声,尘埃落定。
2003年,安流中学参加中考的毕业班学生三个班级加起来总共78位学生,中考分数进入县重点的人数为46位,其中有5位学生的中考分数,超过了市重点分数线。
这五位成绩优越的学生,分别是林阳(762分)、钟意(718分)、欧阳新锋(713分)、袁春林(710分)、李硕希(698分),可由于钟意和李硕希之前都是报考的宪湽中学,所以他们最终没有被南山中学录取。
紧接着,让林阳既欢喜又忧愁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安流镇竹石村,原来,林阳凭借自己762分的中考成绩,一举夺得了全县第一名,狠狠甩开全县第二,并且强势位列全市第三名,考了第一名的学生,据说是一位来自市区学艺中学的女学霸,她考了770分。
中考成绩全县第一名,除了像焚帝冈这种只有1000多人的小国家的人,可以装淡定无所谓之外,其他国家的人,没有谁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更不用说是咱们大中国。
安流中学学校的老师们,还因此笑称林阳为“县状元”,“县状元”这个称呼,乍一听还挺高大上的,这顶无人可挡的“高帽”,却让林阳如履薄冰,他实在不愿戴上“县状元”这个标签。
老实说,现在起点这么高……
万一三年后,又和前世时一样,最终只考了一个普通本科,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中考能考全县第一名的学生,三年后如果不拼一下清华北大,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了。
可问题是,林阳很清楚自己的真正水平。
重生回到过去,林阳的智商似乎不升反降,除了越来越强壮的身体,林阳充其量也只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普通人。
说实在话,普通人是考不上清华北大的,初中的学习和考试是基础难度,对智商和天赋要求不大,而高中的学习和考试更需要的是一种天赋,咱们这个国家,有些比林阳更聪明的人,连续参加了几次高考,都没有能够实现清华梦……
这点自知之明,林阳还是有的。
在前世时,林阳曾听欧阳新锋说过,他在清华几年间,基本每周会和家里至少打一通电话。
******叮嘱也从最初的“好好学习,要对得起以前的努力”,慢慢变成了后来的“凡事想开些,不要老是和别人比,活着最要紧”。
身为清华人,直到走向社会,欧阳新锋才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一个普通人……
之前在学校里面,欧阳新锋还他妈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弱智!
当然,这只是欧阳新锋对林阳说的玩笑话。
话虽如此,最后的最后,清华保研后,欧阳新锋还是被送去了德国继续留学深造,林阳和他也渐渐断了联系。
这天下午。
“突突突……”门外传来一阵刺耳的报废摩托车的发动声。
“林阳,你在家吗?去学校打球……”
“你们等会儿,我穿球鞋。”
欧阳新锋在家门口叫唤着,林阳回房里穿上球鞋,换上球衣,马上从客厅里迎了出去,一同前来的,除了欧阳新锋,还有袁春林,他正抱着一只篮球,坐在欧阳新锋的摩托车后座上,一脸得意的向林阳打了个招呼。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003年的暑假,比往年凉爽了许多。
谢冠宝的中考成绩仅仅差了几分,没能如愿考上县重点,整个人显得有些郁郁寡欢,连最喜欢的篮球也不怎么碰了,摆在他面前的有三条路等着他做决定,第一条路是重读苦逼的初三,第二条路是让他爸花钱买通学校,第三条路是辍学打工……
暮色暗淡,残阳如血,大山上如镶金边的落日,此时正圆,光芒四射,刺人眼膜如梦似幻,让人感觉好不真实。
最后一丝的残阳,打在篮球场,与暗淡的地面融为一体,金光璀璨。
学校篮球场上,只剩下林阳,和欧阳新锋、袁春林,打了一下午篮球后,精疲力尽的三个人,不顾形象的躺在水泥地板旁边的草地上,畅想着那触手可及的高中生活。
“林阳,以后咱们三个就是南中校友了,咱们的大师兄就是叶剑英元帅,哈哈,想想就觉得激动……”袁春林放肆的开怀大笑。
林阳无语的努了努嘴,埋汰道:“瞧你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真是欠扁,南中说到底也不过是一所高中而已。”
“林阳,我觉得他说的没错,有叶剑英当校友,南中可以轻轻松松秒杀市里其他一众高中,南中是咱们梅城市唯一不补课又超级厉害的学校,听别人说,学校里饭堂超级多,价钱比大学饭堂便宜……”
一向淡定的欧阳新锋,也难掩心中喜悦,他对即将成为南中的学生这件事情,而变得侃侃而谈。
伴着盛夏傍晚凉爽的风,在挥洒汗水的篮球场旁边的草地,三位少年一边谈天说地,一边感受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生活压力的畅快,哪怕真的有烦恼来临,也一定会在这里被消融殆尽。
此时,太阳的脸是鲜红鲜红的,它的光像是被谁掠去了似的,不再耀人眼目,而是十分柔和明亮,它向西缓缓地退着。
一位俏丽的少女,她温存、恬静,出现在了夕阳余晖里。
袁春林马上坐了在起来,他装作凝望着天边那朵毫无瑕疵的白云,或许是在蓝天的衬托下,那女孩显得出特有的纯洁与端庄,正如同淑女般漫步在天空中,不知是错觉,还是夕阳太美,忽然,她一下子涨红了脸,变得是那么的羞涩而又妩媚。
“谁?”欧阳新锋也坐直了身体,好奇地问了问袁春林。
“是陈佳宁,和……谁?后面还有个胖胖的大妈,是谁啊?林阳……”袁春林看也没看林阳,便伸手拍了拍,还在草地上躺着的林阳。
“哦,什么大妈?她是你们班上的李婷同学啊,我的小学班长。”
渐渐的,夕阳收敛起它最后的光芒,还来不及说一声再见,便垂
下头去,合上了双眼,静静地睡去了。
未来会怎样呢?
有谁知道?
太阳下山,太阳上山,依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计划还不一定能赶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