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2章 力排众议!
如此之大的投入下去,就可想而知李二头上压力有多大。虽说这个潜艇的事,一开始是自己以皇帝之威权强力推进的。
尤其还是亲身作战,在逐鹿战争中亲自立下赫赫武勋的开国之君,这威势之重自然是没人能反对,似乎不算什么,不值得一提,没必要讨论。
但天下政治从来绝非简单之事,即便以李二王者之尊,名望之隆,做事也依旧不可能不考虑影响,不计算结果。
而最简单的计算就是,如果这潜艇的项目出问题,或者出战翻车,那么首先这次国库天文数字的银粮投入就全部打水漂了,除开这部分。
既然这项目是皇帝你一力推进,力排众议的推进的,
那这项目翻车了。
作为皇帝,你是不是多少得承受点后果?
这事立刻就变得无比简单了,李二当然是拒绝承受什么负面影响――脑袋有病才喜欢这种事情。再加上潜艇这东西本身的巨大成本,之后的事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是说不可能承受这种项目失败,但正如人断条腿也不会死,可正常人是不会有事没事拿个锤子锤自己腿来玩的。
有了这两大沉甸甸的前提,就可想而知李二这压力不但大,而且因为都是无比现实并且会在出问题之后立刻显现的问题,这还不能靠心理素质平复心态。
可想而知,李二收到内侍呈上的书信时心情有多激动了!
这感觉简直不是一般酸爽。
而在阅读完毕之后,李二脸上更是止不住的笑容,因为这书信上的信息一开始当然要禀明是什么事――格式和礼仪,而这部分的内容当然是说禁军的此次行动结果。
一番下来,对方这一次因为是在海上处于移动状态,禁军的潜艇自然是。
不像偷袭港内停靠的船只那样简单,直接悄悄摸上去,可以借助潜艇的隐形优势非常从容的部署爆炸物,让对方的船只纷纷起火。在海上,船是航行状态,这种状态之下任何一条船上怎么都会有不少船员水手盯着海面,要悄然接近属实不易。
这种情况,只能使用,也就是王景等人观察到的的“人力鱼雷”。而既然是人力鱼雷,这么麻烦的东西自然不可能大量同时输出,话又说回来,要一次性摧毁七十多条船,这样的作战行动即便在二战时代也是相当不易的,能够轻松做到这一点的,除了那种极端size的战列舰,就只有各国――尤其是华夏的新款驱逐舰。
因此作战效果,最起码,在事前的庙算和预期方面,这次军事行动是无论李二这个始作俑者,还是麾下的如云谋士如雨猛将,基本是不太看好这次军事行动,或者说并不指望这一次的行动能将对面完全歼灭,或者取得比较大的战果,比如一次做掉对方三十多条战船这样。
当然,大唐要真的全力一击,还是可以歼灭对方的――一条船都不剩都做得到,但那样的话太过兴师动众了,而且李二下旨展开此番军事行动的目的……主要还是潜艇本身。
将潜艇的使用方法尽量摸清,然后才能灵活部署,而同时只以潜艇发动攻击,虽然不如钢铁战船直接开出去炮击那么震撼,但这个效果却要明显比钢铁战船更好。
在搞威慑这种事的时候,凡事都看一个绝对值,正所谓横的怕不要命的。因为相比直接的物理冲突,这规模实际上反而可大可小。
威慑操作,一定是以最高战斗力为准。只要是搏命之战你打不过,那么一切的威慑就无用,后世的文艺作品中“执剑人”的片段之所以惊心动魄,正是因为在最极端的场景下博弈,连决策者的丧心病狂性格都会成为武力评估的要素之一,这种丧心病狂的事实不但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而且还是十分隐秘的广泛存在。
于是这场军事行动从一开始的设计上,就是不会有太大的战果。
这场战斗设计中的真正的战果,是制造恐怖,是散播恐慌!
至于向谁散播恐慌,对于李二的性格来说,这个天下的底层规则一直都很简单。你给我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百姓向我叩拜,我就给百姓经济增长和要素增加,而既然海寇来朕的地盘散播恐怖。
你给我散播恐怖,朕当然就还你恐怖,绝不参与任何讨价还价。
但道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不过从心底来说,李二还是希望能真正重创这帮海寇,最好就是直接全部屠灭。
毕竟我是李二,你欠了别人东西或许只需要欠什么还什么,但你欠我李二的,不好意思一律抵命。
只不过,李二毕竟又是皇帝,反而行不得快意事,尤其对于欲成大事之人。而现在的李二,最需要的当然不是处理海匪,主线任务依旧是美洲。
要经略美洲,需要人过去,大唐的禁军肯定是不够的,需要军民结合,要商贾过去,这样才能建立有生命力的根据地,然后再步步扩大,而商贾这方面。
本来李二是搞了一连串一系列的大量的手段来刺激、引导,乃至是府库直接掏钱资助海商去美洲,然而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因为这些海寇的活动,这个思路算是黄了。
而要重启这事,反正美洲的事情优先级肯定远远高于报复海寇,哪怕这海寇就是导致美洲攻略目前卡关的元凶。
但李二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军事行动竟然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变化。虽然一开始只是为了散播恐怖,让潜艇的奇诡军事效果流传起来,最好在茫茫大海中形成点什么类似都市传说之类的鬼故事。
最好特娘的谣言就再传狠点,直接搞个有来龙去脉的神话体系出来,直接给潜艇和妈祖娘娘之间编点缠绵悱恻的故事,那这恐怖效果就绝了。如此一来,大唐的海军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