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九爷从窗户望出去的话,能望见外面北风呼啸不断。
说是快到大年的时间了,可是今年的冬天,明显来的迟,也逗留的时间比较长,主要是因为今年有两个闰月的缘故。
要论往年,这个时候是开春了。
这一切的迹象,似乎都在响应着刚才八爷说的话,大运的势,貌似是不在京师。比起京师的寒冷,据说这两天,北方北燕,是开始转暖了。转暖的气息,其实早在护国公的世子诞生开始,从以北的地方,一直有风声传过来。
朱济望着这好像不愿意离去的北风,回想着什么,说:“要不是因为我,她是不必,一直留在那个寒冷彻骨的冰宫里。”
九爷可以听出他说的是谁,是常嫔。
当年常嫔愿意追随皇帝留于后宫,放弃江湖生活,倒也不是因为真的是单纯喜欢皇帝的缘故,不,以常嫔并不爱贪图荣华富贵的性情,潇洒的江湖生活,当然是更适合她了。一切都是仅仅因为,她当时怀了龙胎。
万历爷就此对她抛出了橄榄枝说:你总不能让一个孩子刚出生就没了爹吧?
如果常嫔,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母亲,把自己的日子看得比较重的话,是绝对不会跟皇帝回宫的。但是,常嫔是个好母亲,想的,只有自己的孩子。
她不想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没有父爱的不健全的家庭里,因此,跟着皇帝入宫了。
一切,看似理所当然,水到渠成。可如今想来,何尝不是皇帝的阴谋诡计所得。
皇帝并不缺儿子,但是,皇帝,确实当初是很喜欢常嫔的,因为常嫔的特别,常嫔作为江湖里有名的女侠,自然和普通女子不同,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勾着皇帝身为男人的猎奇本色。
再有,皇帝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亲生骨肉流落到民间去,那对列祖列宗不好交代。一句话概括而言的话,无非皇帝的心思是,儿子是老子的,想怎么处置儿子,把儿子弄死都好,是老子的事,其他人不能插手。
所以,皇帝不是不可以杀儿子的。
要让常嫔领悟到这点,那么,今晚的变故,或许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了。
九爷心里头想,自己和八爷这颗伤痕累累的作为儿子的心,都是这样被皇帝给磨练出来的。他们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对于这样一个父亲。
父母的偏爱,从来都不用讲道理的,他们想更爱护哪个孩子就是哪个孩子,更何况,他们从来都不是同一个娘生的。父母不同心,何谈爱孩子?
“八哥。”九爷低了声音道,“如果八哥想把亲娘弄出宫来,我愿意助八哥一臂之力。”
“听我说,老九,这事儿,不是那么简单。”朱济像是劝着他,阻拦他说。
九爷却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嘴角一扯,扬出一丝潇洒的冷笑:“八哥心里早有谱的了。否则,怎么会刚才对我老九,说了那么多的话。要我说,说什么龙潜,八哥当年出生的时候,不也是皇宫里云瑞浮现,道士们说八哥是帝王将相之人。”
“帝王将相之人吗?”朱济淡悠悠地笑着,对于道士那点儿说话的伎俩,当然是了解的一清二楚的,“要你这么说,太子是,三哥也是,大皇子更是了。更别说,被称为草原上的王者的东胡可汗,他难道不是帝王相吗?”
九爷骨碌吞口水,说:“八哥,我知道我说不过你。你说那个小世子将来不得了,是不是?可也是将来。他如今出生不到几日,难道能一时间,马上变成成人吗?那岂不是妖魔了?”
“当然不能。”
“对,那等起来,是要等多少年的事了,何必这么紧张――”
“你说的是皇上吧。皇上只怕,不止龙潜――”
“啥?”九爷被他这话一惊,是没有想到还有下文。
朱济左手抓了一串檀木佛珠,在指头间滚来滚去。他会不会算命,其实九爷也不清楚。只知道,有时候,他这位八哥,貌似能预见未来似的。
所以,朝廷里的文武百官,有那么多人拥护他八哥,都是有个道理在里面的。
论谋事,论智慧,太子哪里能比得上八爷朱济。
朱济说:“你想想,龙潜出现的机遇,在于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在隶王妃嫁给隶王之前,隶王的气数本来是快尽的了。”
九爷一想,是有点道理,之前,可是说朱隶死了的。朱隶没有死,应该只剩半条命的。但是,自从李敏出现以后,那些神奇的医术,无疑不仅救了朱隶,也救了朱隶底下很多人。
“皇上如果想清楚了这点,应该知道,如果隶王妃不出现,这一切的运势并不一定在护国公府手里。”朱济说到这儿一顿,眼神更为深沉,“如果我是皇上,我要做的什么,你认为呢,九爷?”
九爷琢磨了下,试问:“既然,所有的原因都出在隶王妃身上,不就把隶王妃给杀了,一了百了。”
“可之前,没有人杀隶王妃吗?但是,隶王妃偏偏每次都死里逃生。到如今,皇上都不得不把目标转为在靖王妃身上了。因为,冥冥之中,似乎老天爷都在帮着隶王妃。”
“杀不了?那――”九爷傻眼。
朱济再道:“你再想想,隶王妃之前,唯一算得上出事的那次,是失踪,对不对?”
对,所有人都想不明白,之前李敏是跑哪儿去了。甚至,有很多民间传言都在说,李敏或许是被老天召回到天宫去了。对于这点,皇宫里似乎大部分人,都有类似的想法。像是春秀宫的主子,早就认为,李敏不太像是这个世间的人。
九爷只知道一点:“八哥,听说,之前是你放的风声给皇上。八哥是最早得知隶王妃回来的人。”
“嗯――”
“八哥怎么知道的?”
“我知道的缘故说起来,其实三哥也早该察觉了才对,只可惜,三哥三心两意的,对着太子,又对着自己,再对着隶王妃,总是犹豫不决。”朱济的眼微微一眯,“那天,我听说,三王妃在隶王妃逃路的过程中,拿起了一个手镯子,像是要对隶王妃下诅咒,说了一些话。”
九爷跟着他眼睛微微一眯:“八哥这是让人收买了三王妃身旁的那个丫头吗?”
“是,她那人嘴巴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最后,本王答应她,如果她主子出事的话,本王不能说保住她这条小命,但是,最少可以保她回家安葬。”
“八哥这是仁慈,做了一件好事,难怪,我进来时看见八哥的人去拉棺材了,还把我心儿都吓出了把冷汗。”九爷一边佯作惊吓状,却也知道朱济这么做是一举两得,一个是既然答应了绿柳,必定是遵守诺言,其二是,他人如果打听到他府上去拉棺材了,都能感觉到他的心灰意懒,可以对他放松警惕和戒心。
“后来据我仔细打听,确实是有这件事儿的。”
绿柳承认了,那次她和李莹一起,看见了凌波烟云发出了奇怪的光芒。
“所以,八哥跟踪三王妃,就此,得知隶王妃可能会在哪里现身。可如今,三王妃已死――”说到这儿,老九仿佛茅塞顿开,这一下,惊得他真的咬到了舌头。
朱济瞧他这副表情知道他想起什么了,嘴角勾勒出的那抹黑暗隐没在了灯影里,说:“你当真,皇上真是因为皇孙女的事儿,把三王妃斩了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了,皇帝那个人,说起来,根本不会把皇子皇孙的事真当一回事儿。要是真当回事儿,就不会说,把这些孩子全捏在手心里玩着了。皇帝既然都能那样利用九公主和十九爷,怎么能不利用其他孩子。
李莹恐怕死也没有想到吧,她其实死是由于死在了,她那样贪心的,想把朱璃的镯子无论如何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或许,这是由于她想占领这个男人的心,但是,更确切的说,她不甘心,不甘心李敏把她超越了。
女人的妒忌心总是超乎寻常,超人想象的。
偏偏,对于诸如皇帝这类的,能把女人都玩弄在掌心里的男人,对于女人这种心思,却是了如指掌的。
九爷一吓,再看到朱济那表情,猛的感觉到一股嗖的寒气串到了心底里,结巴着说:“八哥,是你透风声给皇上的?”
李莹和这只凌波烟云的故事,既然除了李莹知道,只有八爷知道的话,那肯定是八爷透露给皇帝的了。
万历爷需要这只镯子,而且,必须在其他人都没有察觉到异常的情况下,把这只镯子拿到自己手里来。
很简单,如果李敏真的是杀不死的仙人,那只能像送佛归西一样,尽快把李敏送走了,让护国公府的运势就此切断的一干二净。
既然这只镯子,与李敏的来路有关系,而且是被证实的事儿了,皇帝不得马上动手。
因此,万历爷心里早就在盘算了,知道李莹带了孩子回来以后,不用他说,早晚有人会借李莹这个事情生事,可以找机会下手了。
奉旨,被斩首的李莹,那尸首肯定是惨不忍睹的了,连个安葬的地儿都别想有。万历爷也懒得知道这个女人是下到阴曹地府里会怎么样,或许都想不通自己怎么死的。他只要那个镯子。
今晚的戏码可谓是天衣无缝,根本没有人察觉,皇帝杀李莹,其实是怎么一回事。
皇帝这是走在去景阳宫的路上。
万历爷走的很慢,大冷天的,皇帝在冰冷的路面上走,离开了春秀宫时一脸的怒气,现在,好像挺舒心的,散步了起来。
偶尔,停驻在路上,看看皇宫里栽种的树木。
大冬天的,今年春节来得迟,都没有发芽的枯木,显得一片苍老的场景。
万历爷看着这一些,并没有皱眉头,只是像是眺望着什么回味着什么一样。没有人知道,肯定没有人知道,其实,皇帝并不喜欢春秀宫的一大原因,就是皇后种的那些花,常年的四季如春。
相比其它宫殿尽心费力地讨好他,学着皇后种花什么的。景阳宫,之所以在淑妃回来以后,得到了他的喜欢,都是因为淑妃本身知道了对花儿过敏以后,不敢种花了。清淡的环境,没有什么花的环境,无意中合了皇帝的心意。
人生起起伏伏,哪有什么四季如春。在位者的想法,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能懂的,能揣测得出的。但是,一句居安思危,或许是每个在位者坐在龙椅上,无时无刻都会浮现出的字眼。
王公公一路小跑,气喘吁吁,从黑暗的皇宫巷道里朝皇帝跑过来时,两只手捧着个什么东西,好像如获至宝,那样的小心翼翼的。
终于,王公公跪在了皇帝面前。
万历爷弯腰,从王公公高举的掌心里,玉指捡起了那只晶莹剔透的名世镯子。
这镯子他知道,当年某地进贡于他万历爷时,他万历爷都不怎么看得上,大笔一挥,送了静妃和太后。结果,兜兜转转,这么一对镯子,谁能想到,引起了两桩错缘的婚事,酿到如今的大祸临头。
月光在黑暗的乌云里躲着。只有王公公从小太监手里接过来的一盏灯笼,很努力地给皇帝照着光。
看不清楚?不,看是看得清楚的。不看,用手摸,都能摸得清楚。
万历爷感受了半天,感受不到这只镯子身上有什么特别的灵气。只能说,这只镯子哪怕有灵气,都被李莹这样的女子的秽气给沾坏了。
皇帝心头有些气闷了。
王公公观察了下皇帝的脸,马上低下脑袋。
万历爷微眯着小眼珠子,知道,这只镯子,恐怕真没有什么灵气了。因为,这毕竟是一只举世的名玉,当年,刚到他手里的时候,他摸了一下,那个感觉,冰灵的感觉,倒是烙在他心头上的。如今什么都没有,一丝那样的感觉,都没有了。这似乎从另一方面佐证了一件事。
是,这只镯子,似乎真的是曾经,和李敏的来历有渊源的。
这只镯子固然可能因为什么缘故而不能用了,但是,可以寻找另一只镯子,不是吗?
只要再找到一只,和李敏有渊源的镯子。
皇帝的心思王公公是不懂的,就是连刚才皇帝私下吩咐的,让他去扒李莹手腕上挂的镯子时,
王公公想了半天都不知道缘故。
这只镯子犯了皇帝什么事儿了?
要这只镯子,只要找个借口从李莹手里拿回来就行了,为什么要偷偷的,不给人知道的?
更离奇的是,皇帝拿到镯子以后,突然间又对他说:“把镯子送回三皇子府,毕竟是三王妃留下的遗物。给他孩子留着也是一个念想。”
王公公为此都快被皇帝的仁心给感动的一塌糊涂了。
皇帝是好人,大好人啊。像李莹这样的坏女人,连自己的孩子都敢抛弃的坏女人,斩了,是应该的。所有人都会拍手称快。皇帝这样,专程让他跑一趟,从李莹身上扒点遗物给孩子,不就是怜悯心吗?仁慈心吗?
“奴才谨遵圣旨。”王公公代替李莹叩首谢恩。
皇帝摆了摆手。
王公公马上找人,去把这东西送到三王府里去了。
今晚的戏,明显又是十分完美,没有人能知道皇帝真正的心思。
万历爷这样想着,踱步朝景阳宫走去。
毕竟路途有些远,之前,又耽误了不少时间等镯子。于是,皇帝后来坐上了轿子。
淑妃先一步回到了景阳宫里,并不知道皇帝要来。但是,她防着了,对底下的姑姑交代:“皇上本来是想到本宫这里用晚膳的。如今,皇后娘娘那儿今晚开不了饭了。你赶紧到御膳房去,看能不能弄上几个热菜,先端上来。”
“娘娘意思是,皇上等会儿会过来娘娘这里吗?”姑姑惊问。
皇帝今晚听说发了很大的脾气,再到景阳宫里来,是为什么?
“皇上心里闷,难道能自己一个人呆着?这会儿,常嫔都被惩了。新入宫的新人,哪里知道怎么慰借皇上?宫里的老人,庄妃、华妃等,哪个不是皇后娘娘的人?皇上都不在春秀宫开饭了,难道能去庄妃她们那儿吗?”
姑姑仰慕地说:“娘娘说的都对。奴婢这就马上去御膳房。”
“皇上今晚气闷,别弄些火辣热气的,抄些清淡的,去火的,熬碗粥上来。”
“是。”
今儿姑姑刚走,朱公公进了门,刚才,他是帮着把孩子送到三爷府上去了。去到三爷府要走时,朱璃还给他专门打了赏。
这些赏赐朱公公不敢单独收,回来,先交给主子看看,说:“娘娘,三爷有心,赏了奴才一根如意棒。奴才想,这个功劳是娘娘的,怎能奴才自己收着?”说着,把如意拱手交给淑妃。
淑妃微笑:“朱公公收着吧,本宫这玩意儿会少吗?”
朱公公老脸一红,想这也是。淑妃这宫里什么东西会没有。比如意好的赏赐,一大把。
没过多久,姑姑带着御膳房的人,把菜摆到桌上以后,皇帝坐着轿子来了。
龙袍一拂,万历爷进了门里,淑妃站在门口,恭候着他。
由于菜刚出炉即送来摆上了,热气腾腾,是夹着香味,把屋外那股寒气给吹着,好像春风一样暖了人心。
万历爷闻着香味,再说肚子里真的饿着,问:“淑妃用膳了没有?”
“臣妾未有用膳。皇上要是肯让臣妾陪着皇上用膳,是臣妾的福气。”淑妃说。
皇帝听她这话没有拒绝,径直坐在了准备好的椅子里,开箸了。
淑妃亲自给他倒了杯梨花酒。
万历爷貌似对她让人熬的那碗粥比较感兴趣,问:“这是什么做的?”
皮蛋瘦肉粥。在大明时代,未有这道菜。不用说,是李敏带来的菜式。
“护国公府有这么一道菜,臣妾听说以后,让御膳房试着做一下。皇上觉得味道如何?”
那味道当然是不用说了,皮蛋,瘦肉,有营养,有味道,再有姜,驱寒暖胃。食材虽然简单,可是色味貌具全。
万历爷尝了几口,可谓是有点儿吃饱喝足了,对淑妃说:“之前,朕就说了,你和隶王妃之间情感好,你偏不承认。”
这话的口气,像是调侃,像是开玩笑,反正没有一点重的意思。
气氛貌似还挺轻松的。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淑妃却是大惊失色的样子,登时两个膝盖头往地上一跪,对皇帝说:“臣妾不敢!”
“淑妃哪有不敢?”万历爷半身靠在雕着龙凤的梨花木椅里,嘴角微微噙着一抹不可深究的弧度。
淑妃说:“臣妾知道,皇上其实不是来看臣妾的,是来看小主子的。”
“坦诚――”万历爷的口吻里更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很。
“臣妾本来就想向皇上坦诚的了。更何况,今晚要不是皇上,臣妾这条命,恐怕和某人是一样下场――”淑妃越说越垂下头,低声下气的声音,没有李莹那种装模作样和歇斯底里,倒像是真正的绝望似的。
万历爷看着她低头的那个样,明明她年纪,比李华李莹都要大上一轮,但是,这个女人究竟好看不好看,真的不是单纯看脸看年纪的。像淑妃此刻的样子,李莹要是能哪怕学上个一分,都不至于如此凄凉的下场了。
“你真的是,很有自知之明――”万历爷说。
“臣妾知道,自己犯了大错,罪不可饶――”
“可朕再次违背春秀宫的心意,帮了你一把――”
“皇上的大恩大德,臣妾从来没有遗忘过。”
万历爷对她这话,像是感慨万千,猛然喉咙里一沉,道:“不,你这是吃了,比三王妃更大的胆子。胆大包天了。”
淑妃这时候仰起了脸,说:“皇上,其实臣妾只是想,皇上的大业尚未完成,臣妾想帮皇上一把。”
“哦?”万历爷的眉头挑了挑。
“皇上,你想想,那可是皇上的亲骨肉,这样送进护国公府的话,以后,哪怕出了什么事儿,不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