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
一连串大烟花在齐眉山顶十几米高空炸响。
温大怒喷徒弟白晓光:“引信剪短了!”
恰巧此时迫击炮落地,一阵更大的轰鸣声钻入白晓光耳朵,导致他只能看到师傅的嘴巴在动却听不清声音。
“咋了?”
温大气得巴掌扇在白晓光头盔上,大吼:“你说咋了?你个哈儿,引信短了!”
“哦,哦,哦。”白晓光这才搞明白师傅为啥生气,慌忙扶好头盔重新去制作炮弹。
六门12磅炮暂时哑火并未对战局有多大的影响,因为齐眉山下的炮实在大多了!
二十门迫击炮的炮弹如雨点般砸过去,巨大的气浪将火焰播撒四方;十门大将军炮打出的实心弹,让山石迸散似开女散花。
流寇们哭爹喊娘,避无可避!
要么被飞溅的碎石打死,要么被凶猛的火焰吞噬……
几分钟后,12磅炮再次加入死亡进行曲的合奏当中。
山体不堪凌辱冒起了雄雄的怒火,树木在燃烧,生命在哀鸣,遮天蔽日的烟尘汇聚成一根巨大的烟柱直冲云宵。
不多时,还没死的流寇冲了出来,分四面突围。
枪声响了!
虽然仅凭中营、左营的火枪密度难以将一个大圆圈防守严密,但没关系,壕沟后面还有前营、秦军、天雄军、川兵、豫兵。
可怜流寇躲过了火烧石砸,穿过了枪炮火线,却仍然躲不过迎头砍来的刀枪。
崇祯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傍晚,一代巨寇、后来的大西皇帝张献忠被枭首,死!
大军于当夜撤走。
第二日天明,当地百姓战战兢兢进了齐眉山,想摸点流寇剩下的东西。不得不说,勤俭节约乃是我华夏美德!
然而,不到一柱香时间,他们便惊叫着退了出来,全体趴在河边“哇哇”狂吐。
打这儿往后,齐眉山流传开一个传说:山中有厉鬼,见之索命!
…………
九月,庆功大会在凤阳召开。
会上有许多人,包括督标众将均和卢象升一样,不理解叶宰为何要为一个区区的西营八大王如此大张旗鼓
,以前剿了辣么多匪首也没见你庆功啊?
叶宰没有解释,用神秘一笑敷衍过去。其实他心里对此挺失落的,颇有一种锦衣夜行的感觉。
不过,还有另一波人对叶宰表示了热情的支持。
谁?
凤阳守军。
具体来说,就是留守司的八卫一千户所、高墙军、护陵新军,及班军、操军。
叶宰按战前承诺,普发赏银――每人一两银子。
别看才一两银子,架不住人多啊,这一发就是五万多两。
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么多人,很多军户都流亡了。可兵册上就这样记载,叶宰也懒得去点人头。反正银子不用叶宰出,全是慷他人之慨,自藩库划拨。
为此,凤阳镇守太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此人把凤阳视为禁脔,拿走银子就像在割他的肉。
但镇守太监又拿叶宰无可奈何。太监耳目灵通,比普通大臣更知道叶宰得罪不起。于是退而求其次,打起了从士兵手中收回银子的主意。
打好了主意,镇守太监的心情终于好了一点,哪料叶宰接下来的话却令他勃然变色。
叶宰居然把战前的玩笑话当真了,要给军户脱籍!
这如何使得?
没有兵谁守皇陵,没有兵咱家找谁剥削?
镇守太监便欲当场反对,可嘴开还未张开,突感肩膀一沉,一个低低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卫公公,稍安勿躁,想想反对的后果!”
卫太监连忙回头,正好对上一双冰冷的眸子。
这人他认识,叶宰身边的亲兵统领,好像姓戚。
一个猪狗都不如的小兵头!
刚要呵斥,卫太监突然又一个激灵:不对,他是叶宰的心腹,岂不是说这就是叶宰的意思?
卫太监电光火石间冷静下来,但虎死不倒架,硬着头皮道:“戚把总,请你给叶制台带句话,咱家会把凤阳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奏报上去。”
“随便你。”戚烨伟冷笑一声,放开压制卫太监的双手转身离开。
没了最大的反对派,会议平平安安开了下去。
将完之际,叶宰一声令下,大筐大筐的银子抬入了会场。
一堆堆小山似的银子发着白光,顿时予人以巨大的精神冲击,哪怕他们很多人只有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份儿,可看看也是好的!
发完银子,叶宰命令督标教导系统配合凤阳当地官员、留守司办理转籍事宜。
之所以要让督标出面,就是为了防止里面的猫腻。
所谓立国之基――士农工商,自由农排第二位。
又有谓好男不当兵。
可见二者转换中的利益。叶宰不派人盯着不行,否则军转民的人恐怕将全是当官的关系户。最后叶宰惹得一身骚,同时又免不了大多数军户的埋怨,两头不落好。
那转为民户的人有地可种吗?
有!叶宰既然敢杀就要管埋,他制定有配套的措施。
军田他现在动不了,可张献忠做了大贡献,除了中都城周边,凤阳其它地方大户足足去了九成!
因此接下来的事就是分田。
…………
在凤阳轰轰烈烈改革之时,秦佐民正惬意地走在通往芜湖的路上。
首先,他军粮不缺。都不用他出面征集,自有前头的流寇帮忙。
只用在流寇经过的路上“捡”补给就可以了。
其次,南兵孱弱,应天方面吓得要死。
应天巡抚顾不得再追究秦佐民是养寇自重还是跨境执法了,连同南京城的勋贵们派来数波说客,以卑词厚币求着南路军尽快剿灭流寇,千万不要让流寇威胁留都。
秦佐民才懒得管呢,东西收下人撵走,进兵速度依然不快不慢。
他牢牢记着叶宰的嘱咐“南京太脏了,让流寇先帮我们清洗一下。”
九月七日,流寇到达当涂,一战击溃当地建阳卫,据当涂县城。
南京方面因此巨震,南京兵部出面紧急搜罗了南京、镇江两地战船,做出要针锋相对的架式。
另一方面,南京镇守太监也在紧锣密鼓与勋贵们开会,目的是筹集开拨银以及后续军饷。
魏国公带头慷慨解囊,捐出银子五千两,粮八百石!
其余勋贵当即踊跃响应。
最后一算,共筹银三万五千两,粮三千三百石。
镇守太监欲哭无泪,只好“忍痛”拿出五千两银子凑个整数――四万两。
一通操作后,时间来到九月十日。
千艘大大小小的战船溯江而上,麇集和州江面,喊出口号“誓死保卫南京!”
然后,南京各部、各勋贵重臣继续写急报,一封接一封通过陆路及运河发往北京。
九月十一日,耿仲明突然找到秦佐民,面色严肃递过去一张纸。
“什么?”秦佐民笑着接过,仅看一眼,神情也跟着严肃起来。
就见上面墨迹耀眼:
“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少纳粮;
打土豪分田地,惩办贪官污吏;
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
少有所养,老有所依,天下大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