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义丐郝仁
这是一个乞丐。
这个年头,这样的人还是不少的。
每个地方总有那么一两个靠着乞讨维持生计的破落户。
不知为何,看着那蓬头垢面,低头跪在地上的乞丐。
陈青的心里却动了一点恻隐之心。
乞讨的人不少,许多人都会捧着个碗,利用别人的同情心为自己谋取利益。
有些人干脆以此为职业。
对于真正的剩菜剩饭或是破旧衣物,不屑一顾。
他们只是一门心思的想要讨钱。
这也导致在后来,乞丐的身份遭到了很大的贬低,甚至被许多人谩骂。
但是真正的乞丐,却是那些因为天灾人祸,导致家破人亡,最终流离街头的不幸者。
乞丐很多,但真正会跪着乞讨的人,却不多。
因此当陈青,看到那个跪在地上的人影之时,最终还是动容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虽然眼下的陈青还没有发达到哪里去。
但一时之间同情心突然泛滥的他,却也毅然决然的靠近那个跪在地上的身影。
那个男人蓬头垢面,看上去有些邋遢。
碗的下面,垫着一块灰蒙蒙的布料,上面写着几行字。
“母亲重病,需钱救治。”
“恳请老板们施以援手,愿以工代偿。”
当陈青走近的时候才看见,在布告的旁边,还摆着男人自己的身份证。
郝仁。
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
找工作在任何时候,都很难,尤其还是需要提前预支工资的情况下。
郝仁想要预支一万块的工资。
这就是难上加难,直接把问题的困难程度抬高了好几级。
即使经过这个男人身旁的人很多。
甚至许多人都投以怜悯之色,却始终没有人能伸出援手,帮他解决工作问题。
反而是那男人身前的破碗里,此刻已经扔下了不少的零钱。
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其实是很难得的。
因为同情,而施舍几块钱,这始终是小事。
如果真的帮郝仁找工作,那就很麻烦了。
但是当陈清看到了身份证上,那个很特殊的名字之时。
他已经作出决定。
要帮助这个跪在地上行乞的邋遢男人。
这并不是一时的怜悯之心,而是真正的深思熟虑。
只不过陈青做出这个决定的时间极为短暂。
重生之前,陈青从大专毕业之后开始闯荡社会。
那段时间陈青买了不少的报纸,想要从上面寻找适合自己的学徒岗位。
许多企业的招工消息,都会刊登在地方的报纸上。
正是翻看报纸,寻找招工消息的过程中。
陈青同样浏览其他的信息。
其中就有某条消息,成为某一天的新闻头条。
“一中学生落水,义丐英勇救人,不幸离世。”
见义勇为,为了救人而不幸离世的英雄。
落魄潦倒,只能靠乞讨为生的乞丐。
两者之间的身份,简直是天差地别。
正是因为这种悬殊的身份差距。
让当时年纪尚小的陈青,对于这件事情记忆犹新。
转眼过去了几十年。
他的脑海中,也始终残存着部分印象。
那个为了救人,最终溺水身亡的乞丐。
名字在新闻报道里同样被提及。
很好记。
郝仁!
“为众抱薪取火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陈青低着头,喃喃自语,神色变得出奇的庄重。
他站在那个乞丐的面前。
郝仁跪在地上,头低垂着让人看不清表情。
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地乞讨。
其实是很考验个人心理素质的一件事情。
寻常人都无法承受这种心理上的折磨。
对于郝仁而言,这是他万般无奈之下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家中老母重病在床。
自己已经三十出头,依旧找不到适合的生计。
许多工作才刚刚接手,就因为母亲的病重不得不辞职照顾。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
一个重病患者的存在,足以成为压垮这个家庭的重担。
更何况,郝仁的家里本就贫困。
他并没有结婚娶妻,多年以来,都与老母亲相依为命。
因为母亲生病的原因。
郝仁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光了。
如今的他,孑然一身,只能走上街头乞讨。
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在来到停车场之前,郝仁也去了其他地方乞讨,收获甚微。
有的时候,一天下来也能要到一些钱。
不过在母亲高昂的医疗费用面前,乞讨获得的钱就是真正的杯水车薪。
甚至连一针药都打不上。
在停车场,郝仁已经跪了小半天的功夫。
这里的人流量不少,一些富有同情心的人看到了郝仁的惨状,尽管心中半信半疑,却也慷慨解囊。
但是任凭碗里的纸币越堆越多,看上去有小几十的模样。
可是自己的工作依旧没有着落。
想要为母亲治病所需上万块的手术费,也远远无法凑齐。
郝仁的心中,不免焦急起来。
他沉沉地低着头,发现身前不知何时矗立着一道身影。
郝仁下意识的抬头看去,却发现一个身材高大皮肤,有些黝黑的半大小伙子,此刻正神情平静的注视着自己。
“你要找工作,是吗?”
陈青看见眼前的郝仁淡淡的说道。
“我需要钱救我母亲。”
郝仁有些无奈的说道。
“我母亲现在还在医院里,急需安排一场手术。”
“费用算起来,少说也要1万块。”
郝仁神色难看的摇了摇头,对于眼前的这个陌生少年并没有什么信心。
刚才路过的这么多人都无法帮自己介绍工作。
这一个半大不小的少年又能干什么?
不过鬼使神差间,郝仁却也抬头看着陈青,一五一十的说道:
“我只想找一份工作,预支1万块的工资。”
“只要帮我母亲治好了病,我一定会努力工作,把这钱还上的。”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只找苦命人。
对于郝仁而言,自己当下就只能做出这样的保证,言语上显得无比的苍白。
他的家里本来就没什么亲戚。
为了帮母亲治病,更是好话歹话说尽,如今也已经欠了外债。
空洞的话语,就连郝仁自己都有些抬不起头来。
说是预支1万块钱,可以用工代偿。
但谁能知道,这些钱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还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