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让我闺女进厂工作吧
虽然是开始做蘑菇罐头了,但是目前因为蘑菇量还没有供应上来,所以厂子里现在只开一班。
好在他们做罐头用的口蘑和滑子菇,产量都不低,而且现在夏末秋初,大批量的滑子菇也即将迎来采摘。
在不同类型的菌类中,滑子菇属于低温变温结实型。
滑子菇采用春种秋出,生产过程中比较适宜半熟料栽培。
通常都是选择在早春季节,最适宜的播种时间为二月份中旬到三月份的中旬,这些更为精确的时间,是从省城来的两位老师给出来的。
他们庆幸的是,今年开春可是种了不少的滑子菇。
除了这个,就是口蘑了。
口蘑的产量也相当可观。
口蘑栽培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风险少、回报高的优势,耿浩然和谢文再三找人佐证之后,便抓住这一优势,在资金上和技术上给予红星大队倾斜和扶持。
如今,收效明显。
就算是这口蘑不做成罐头,只要是能顺利地运出去,那销路也一定是特别好。
口蘑的价格算是比较高的,它的营养价值高,对于大城市的一些工资高的人来说,这东西也就不算贵了。
有原材料,如今又有设备了,他们也不再担心万一蘑菇采收的太多卖不出去怎么办了。
像是最常见的平菇,每天除了往外销售之外,一些单朵的,或者是品相一般的都会被送进加工厂,等干了之后,再做成蘑菇粉。
口蘑和滑子菇现在主要就是要做成罐头,因为这两种两三天内如果不能入腹,怕是就要坏掉了。
因为口蘑的生长周期较短一些,所以现在有两个大队都在全力的种植这种菌类。
现在红星大队做的最多的,就是收集相关的辅料,然后制作成更多的菌菇包,再由其它几个大队来加大生产量。
现在你往红星大队转一圈,很难找到一个闲的没事儿四处跑的小孩子了。
为啥?
都被大人给派出去干活了。
地里的活太辛苦,这些孩子们干不了,打猪草、捡柴,这些都是日常。
现在这些孩子们做的最多的,就是上山收集一些腐叶或者是枯枝等等,这些都是要用来制作期菌包的原材料。
整个红星大队,不对,应该说是整个公社的社员们,无论老少男女,全都行动了起来。
实在是没有什么能力的,诸如这些几岁的小孩子们,他们就会干这些零碎活,而大队长那里也会给他们记工分。
而一些老人,要么在家里编一些篮子筐子,要么就是跟着一起帮忙做一些不费力气的活。
总之,现在算是真正的齐心协力了。
苏有田家,早在几个月前,就由苏国安和苏建业在一旁看着给分了家,为了能顺利一些,特意没跟外嫁的几个闺女说。
这时候家里头的所有东西也都是儿子们的,跟闺女是没啥关系的。
分了家,也改了户口本,如此一来,苏有田家的几个儿孙们就能多进厂几个人了。
因为是几个月前分的,又不是临时分的家,所以倒也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这会儿苏有田家已经有三个人进了蘑菇加工厂,而苏国安的意思是他们老两口年纪大了,还可以再给他们一个名额,等第二批招工的时候,再进厂。
这个事儿,苏有田和几个儿子心里头也都有数,而且这个名额也早就都商量好了,是要留给老大家的儿子的。
没别的,就是因为老大家孩子多,负担重,而且其它几个孩子都没有意见,所以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
可是谁知道,这事情就这么不凑巧呢?
苏国安这天听说有人找,再一听名字,立马就头疼了。
为啥?
苏文英又来了!
眼瞅着蘑菇加工厂弄起来了,而且连技术员都聘请了,那以后肯定不会差了!
苏文英也是看准了这个加工厂以后前途不会差了,所以这才巴巴地找了过来。
“叔,我家会芝可是念过书的,那肯定跟乡下这些不识字的人不一样的,比如说你这技术员,或者是管个库房啥的,不都得是识文断字的才能干得了?”
苏国安轻嗤一声:“得了吧!我们这里连普通生产线上的人都是小学毕业的,你以为你闺女的学历有多高呢?”
苏文英一愣,这倒是她肤浅了,压根儿就没想到这一层呀。
“那,那小学毕业能算得了帐吗?我闺女的数学成绩可好了,咱们厂里总得有财务室吧?这会计呀或者是出纳呀,我闺女都能行的。”
苏国安直接就懒得理她了。
咋竟想好事儿呢?
这轻省又体面的工作都得是你家的呀?
“财务室里已经安排好人了,你没事就先回去吧,别在这里影响我工作。”
苏国安实在是不愿意再跟她废话了,这苏文英是听不懂好赖话的,总以为她自己的想法就是最正确的,好像是对所有人都好一样。
苏国安知道跟她说不通,干脆就不理她了。
而苏文英又岂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
等中午苏国安回家,就看到苏文英领着许会芝也在,一个帮忙烧水,一个坐在一旁跟苏向成媳妇在那里唠呢。
儿媳妇一见公公回来了,这脸上总算是有了一丝解脱的表情,可惜了,苏国安看到苏文英就头疼,直接一转身进了堂屋,拿出一个包来就出去了。
“我中午有事,不用做我的饭了。”
“知道了,爹。”
苏文英一愣,完了,自己在这里白等了?
一旁的许会芝手上也是一僵,自己这么辛苦的烧火,也白忙活了?
里屋的二爷爷和二奶奶则是相视一笑,就知道苏国安一定会跑地比较快。
苏文英也不好再留下来了,毕竟她真正想找的人不在家里吃饭,她们母女硬留下来也只会让人觉得碍眼。
她一走,二奶奶就啐了一声:“呸!什么东西呀!娘家人日子不好过的时候,她跑的比兔子还快。眼瞅着娘家这边儿日子好过了,又开始打起亲戚的主意了,什么东西!”
二爷爷劝了一句:“行了,知道她是什么德性的人,生这个气干啥!”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