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况?”谢图南注意到了顾恺的眼神变化,凑近过去。
“其他屋子都很脏,只有这个屋子里干净,被人打扫过。”
“屋里的桌上还有本书,我感觉跟桃源镇有关。”
顾恺从屋内收回感知,向四周铺开,确认完四周无人以后,叫上两人靠近了门。
门上有锁,赵无眠抽出黑刀,将刀尖对准锁眼,慢慢的插进去,轻轻旋转,咔哒一声,锁开了。
“咯吱――咯吱――!”门是铁做的,底部已经锈迹斑斑,一推门便响起刺耳的声音,在静谧的夜里显得格外喧嚣,所有人都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
屋里空荡荡的,只有时钟滴答滴答,不知疲倦的走着。
这是?谢图南眼睛发亮,一眼看到了桌上的书名,快步走了过去。
“桃源镇,桃花源记。”
顾恺念叨着,拉起一张桌子坐下,拿起书本,谢图南扶着桌子站在旁边,赵无眠隐匿在门口的黑暗中把风。
书并不厚,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里面配着黑白插图。但是质地有些奇怪,和市面上见过的通用纸张都不一样。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字和书本中学过的知识一模一样,只是所配的插图上画着的图案,看起来诡异非常。
第一张图上只画着一个大大的问号,对应的是文中的第一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这是什么意思?顾恺皱着眉头思索起来,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很正常一句话,为什么配图却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句话有问题。”谢图南忽然出声。
“什么问题?”顾恺百思不得其解。
“作为渔夫,其长年累月的在江河劳作,且基本上都是自己常去的水域,自是对当地轻车熟路。”
“但这武陵渔人却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自己在行驶船只的过程当中,竟然稀里糊涂的迷了路,这正常吗?”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再说了这是陶渊明的艺术加工手法,文章不就具有故事性和巧合性。”
“你看下面这张图。”谢图南指着第二幅图案,沉声说道。
在注视到第二幅图的时候,顾恺终于不淡定了。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原文意思是,渔夫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黑白的配图上,小溪的水浑浊灰暗,两岸是开的枝繁叶茂的桃树,但【落英缤纷】飘落的却不是桃花,而是纸钱。
“你知道桃花飘落是在什么时候吗?”谢图南眼中明暗交杂。
“清明节前后。”顾恺脱口而出。
谢图南脸色发白,“这配图上飘落的纸钱,寓意着亡魂。”
“在民间的说法当中,桃树是极为神圣的存在,最为主要的是,它是驱邪辟邪之物,像古代的道士,基本上都会佩戴有一把桃木剑在身上。因此桃树在古代一直被誉为辟邪的圣树,经常作为阴阳两界的屏障,阻止阴灵鬼怪进入人间。
“巧合吧,你越说越玄乎了。”顾恺觉得身上有些发冷。
“来看这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你知道这种布局在古代是什么吗?先是一条狭窄的长道,然后是布置井然有序,齐整分明的格局,像东晋时标准修建的家族式陵墓群就是这般讲究。
“还有这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这句什么意思?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再联系这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些自称秦人的桃花源原住民都明明白白的告诉渔人,说自己不知有汉,但他们穿着的衣物却和晚了几百年的东晋服饰一模一样,这是什么?
要知道要知道晋朝的服饰和秦朝时期差别是非常大的。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那种。
“这些人穿的衣服并不是自己编织的,而是外面的人烧给他们的!”顾恺只觉得一阵脊背发寒。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这些村民基本上都是家家户户有酒有肉,这些吃喝食物从哪来的?
顾恺忽然似想到了什么一般,手指扣到嗓子眼,疯狂的呕吐起来。
如果他们的推测成真,这些天他们吃的,都是外边给死人所供奉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