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都是穷闹的
看热闹的人群散去了,刘桂芬掩面啜泣,杨卫国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老太太站在远处仍骂骂咧咧。
杨小山顺势回到地头上休息,就看见了桂芬嫂子家的三个孩子与大家隔了老远,显得格格不入。
杨小山想了想,还是走了过去。
桂芬嫂子家里两儿一女,老大杨国昌、老二杨国盛、老三杨小红。
老大杨国昌今年十五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体却干巴瘦,个子是长起来了,却像个麻杆一样。
老二杨国盛今年十二岁,跟小二黑、小军年纪相仿,杨小山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在一起玩。
老三杨小红今年九岁,还是个黄毛丫头。
此时大哥、二哥阴沉着脸,谁也没说话,她也吓得噤声。
她虽然年纪小,但也看到了刚才的画面,脸上还挂着泪痕。
“国昌,我跟你奶吵架,没生我的气吧?”
杨国昌摇摇头,“小山叔,我知道你是帮我妈出头。”
杨小山笑了笑,奶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辱骂母亲,这一切都被三个孩子看在眼里,他们的心里得多难受。
他伸出手来,如同变戏法一般,掌心出现了两颗大白兔奶糖。
递给老二杨国盛和老三杨小红。
“来,看看这是什么?”
杨小红看到他掌心的糖块,惊喜的叫出了声:“大白兔!”
大白兔奶糖产自魔都,在如今属于妥妥的奢侈零食,农村孩子一年里能吃几回水果硬糖就不错了,对大白兔只能是心向往之。
“拿着吧!一人一块!”
杨国盛咽了口口水,看了大哥杨国昌一眼,见大哥点点头,他才伸手。
杨小红拿到奶糖迫不及待的去掉包装纸将奶糖放进了嘴里。
奶香浓郁、甜如蜂蜜,美的她一双大眼睛都眯了起来,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真好吃!”
杨小山看着觉得可爱极了,真希望以后自己也能生个这么可爱的女儿。
“谢谢小山叔!”杨国昌道。
“谢什么?”他正色看了杨国昌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心疼你妈就快点长大吧,长大了能挣钱就好了。”
杨国昌沉默,目光坚毅。
安慰完杨国昌三兄妹,杨小山的心里舒服了一些,接着到地里劳动。
到了晚上,下工吃饭。
杨振礼一家四口再加上杨小山五口人坐在屋外的葫芦架子下,眼下日薄西山,气温降下去了不少,在葫芦架子下一坐,微风拂过,凉快的很。
今天晚上吃的是高粱米水饭、土豆拌茄子和兔子肉。
土豆和茄子都是烀熟的,稀烂,放点大酱、葱段,用筷子一搅就齐活了。兔子肉是先炖烂,再用干辣椒和重油重盐爆炒,香气四溢。
大锅煮熟的高粱米用凉水投一遍,吃进口中、进到胃里,透心凉,那叫一个舒坦!
再来一口土豆拌茄子,杨小山又找回了童年在老家生活的感觉。
他现在每次都会通过空间带一些现代的食物,所以肚子里并不缺油水,反而是对土豆拌茄子这种充满了浓郁乡情的菜肴情有独钟。
小二黑这小子从上桌眼睛就没离开兔子肉,一开饭每一筷子都是朝兔子肉下手,连吃了几块之后还想再夹,被杨振礼打了一筷头子打在手上。
“菜就你一个人吃?”杨振礼唬着脸训了一句。
小二黑手的被打红了,也不在意,转头去夹土豆。
自从杨小山和小二黑套兔子,杨家少说也吃了一个月兔子肉了,这小子还没吃够,只能说明平日里的肉食吃的太少了。
小二黑贪嘴被打只是小插曲,杨小山看着这小子的样子,脑子里不知怎地又想起了桂芬嫂子家的三个孩子,跟杨振礼聊了起来。
桂芬嫂子家里红石砬子公社的,嫁到夹皮沟在这个年代也算是远嫁了。
现在家里三个孩子,但实际上当初是四个,有一个两岁的时候夭折了,按岁数排的话应该是老二。
原来丈夫杨振全没过世的时候,家里还算过的去。
杨振全父亲过世的早,他兄弟姐妹四个,杨振全是老大,母亲便跟着他养老。
算上他母亲家里三个成年劳力,养六口人并不困难。
难就难在杨振全的突然离世,再加上这几年老太太年纪大了,也干不动什么活,家里的重担一下子都落在了桂芬嫂子肩上。
“卫国吧,平时瞅着桂芬一个人上有老、下有小的不容易,没少帮她干活,估计她们家老太太也是看卫国不顺眼。
咱当着明人不说暗话,大家伙都看得出来,卫国多多少少对桂芬是有那么点意思的。可他这人嘴太笨,光会干不会说。
要是从我本身来说,我是希望这俩人走到一起的。一个光棍、一个寡妇,不说什么感情不感情的,结合到一起,互相也有个照应。
可就是桂芬她们家这个老太太……”
杨振礼说到桂芬嫂子的婆婆,不禁头疼的摇摇头,一脸苦笑。
杨小山道:“又不是旧社会,嫁到她们家又不是签了卖身契。”
“说是这么说,可终归是三个孩子的奶奶,先别说同意不同意,养老就是个大问题。桂芬真要跟卫国成了,总不能还养着这老太太吧?”
“那老太太那几个孩子呢?”杨小山问道。
“两个女儿嫁到别的公社了,指望她们给养老不可能。小儿子倒是在队里,可老太太心疼这个小儿子,多一张嘴家里就多一分困难……”
“那她就可着桂芬嫂子一个人祸祸?”杨小山愤慨道。
“那能怎么办?都是穷闹的,唉!”
一声沉重的叹息仿佛捶在杨小山心上一样。
都是穷闹的!
都是穷闹的!
杨小山突然感觉胸口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难受!
这一刻,老太太的刁横和自私在他的眼里忽然变得无足轻重。
如果有选择,谁愿意变得刁蛮刻薄、惹人生厌呢?
还不都是穷闹的?
都说推翻了头上的三座大山,农民翻身农奴把歌唱了,可是谁又知道农民身上的负担有多重呢?
公粮、三提五统、义务工……
有个城里户口就有工作,到月开工资,福利待遇哪样差了?
即便是目不识丁、身患残疾也有人管,有人给安排工作。
可是农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