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养猪也是一把好手
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出国潮掀起。
因为那时候正处于改革开放,大家与发达国家进行了进一步接触,外国的月亮更圆的话题兴起。
甚至还有许多靠国家进行留学的人,在那边迷失了自我不愿回来。
就连许真小时候,也听说过不少相关的言论。
国外的人都很有素质,街上一点垃圾也没有,从来不会有人闯红灯;
国外的人都很爱学习,坐车都是人手一本书,不像国内……
不过等她长大有了分辨能力时,国家已经强大起来了,从出国潮变成了归国热。
只是那时失去的人才,对国家的影响还难以估量。
许真之前特意跟郑卫国说若是有国外的企业搭线出口时,一定要接受所有报纸的采访,将这件事传向国内每一个角落。
郑卫国以为是为了宣传彩电,保证有消息了第一时间通知她。
许真在那次采访后,就拒绝了其他任何报社的采访,一心待在系统空间里学习。
没多久,关于她的独家采访发布――《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
而日报销售全国,一经发布,立刻成为大家的热门话题。
尤其是他们之前只知道有厂子造出了彩电,但是不知道彩电的厉害之处,更不知道发明的人居然是一个才十八岁的学生!
有其他报社闻风而动,选择了其他切入点。
一时间,关于许真与彩电的报纸纷踏而来。
当然,这时候标题都不会以吸睛为主,但是光一个“超越国外技术”的噱头就能够吸引所有人。
就连许真的同学都经历了一番采访,不过得到的大部分都是天才和学习狂人的描述。
毕竟在他们印象里,许真入学后就没出去玩过几次,一直都是在宿舍里看书,甚至连暑假都没回家,留在学校。
在大家闲时,又没有收音机,总是一个人念报纸,一堆人围着听,而这段时间大家听完后都是满面红光。
“好!我们国家就该有这样的人才!”
“国外只不过是占了时间先机,但咱们有这么多人才,赶上去也快了!”
“等彩电发售了,我怎么着也得买一台!”
等郑卫国放出他们的电视机已经有国外的企业来接触,即将出口时,讨论的热潮上了新高。
青峰市本地的报纸直接去了许真老家。
发生在本地的大好事,值得他们蹭一个月的热度!
青山大队。
农忙刚过,生产队也放了一天假,大家都在树下唠嗑。
“许老二家真是有大福气,一个闺女带活了全家。”
“前阵又上了报纸,还是全国都能看到的那种,人不在公社和大队还开了个表彰大会,这要是我,请假都得赶回来上台。”
“我听我孙子念了,说是发明了个什么东西,比外国人的还厉害!”
“咱之前可没想过,读个书居然能这么厉害,不仅去了首都上大学,还能把一家子都变成工人,还是许老二家有远见!”
说起这个事,大家心里都涌上来一股酸涩的情绪。
怎么就这么好运呢?
有人翻了个白眼,“这可不是读书的事,还是真丫头自己厉害,你看许老大家那个,读了个高中什么也没读出来,还是在市里读的呢!”
“我跟他们住在一起可真是受罪,那小两口没有工作又不愿意下地,天天就在家里吵架,把我孙子吓哭了好几次。”
许兰和郑远山在第二次高考依然没考上,不过他俩天天待一块又彼此看不惯,时不时就是吵架,精力根本没用在学习上。
后面郑远山倒是偷偷回城想去找他爸妈,结果被告知家里根本没有他能睡的地方了,要是找不到工作的话也不会让他在家白吃白喝,没几天就灰溜溜地回城了。
这也让大队里的人都看出来了,这郑知青前边表现的家境好啥的都是纸糊的。
她们正聊着,远远又过来了一辆车。
“该不会又是去许老二家的吧?”
“许老二他们不是在城里吗?哪有人在家!”
车子在路上摇摇晃晃,最后居然就在村口停下了。
车门一开,从里面跳出来两个男人。
“请问这是青山大队吗?”其中一个问道。
大家愣了一下,马上有人回答:“是是是。”
另一人温和笑道:“我们是青峰日报的记者,想来采访一下你们关于许真同志的事。”
几个大娘消化完这句话,不可置信地说道:“采访我们?”
杜记者点了点头,同时另一个迅速把本子打开,准备记录。
但是其他人明显有些激动。
“我今天穿的衣服可旧了,不行我得回去把我儿媳妇新做的棉衣换上。”
“你快去快去,顺便把我家虎娃也叫过来,可不能错过这么有排面的事。”
“对对,我得赶紧回去叫我大孙子了!”
杜记者连忙阻止,“诶,我们今天不拍照。”
似乎是见那几个大娘情绪明显低落下来,他又补充了一句,“但我们会在采访里写上每个发言人的名字,不过我们有些赶时间,你看你们谁先来。”
这下也没人想着回去叫人了,纷纷举手,“我我我!”
要是稍微年轻一点的小媳妇,可能还会不好意思,但她们都是当婆婆的人了,脸皮薄?不存在的。
杜记者问道:“我们想了解一下许真同志是从小学习就特别厉害吗?她在大队时有没有什么趣事?”
大家回忆了一下,趣事好像没有,学习似乎也是长大后才灵光。
但是这可是青山大队的门面,马上有人抢答,“可厉害了!你是不知道,我们大队现在过年手里能有点钱吃上肉多亏了真真。”
见杜记者来了兴趣,她立马说起了许真教养猪的事。
杜记者一边听着一边就在内心思忖,现在的孩子居然能这么全面发展了吗?
不光能搞发明,养猪也是一把好手。
他转头提示助手,“记下来,许真为家乡创造致富路。”
那个大娘终于说完愿意给别人一个开口的机会,末了还添了句,“我叫王桂香,可得记着了。”
等前面的问题都采访完,杜记者问道:“许真同志家在哪?你们能给我指一下路吗?”
王桂香说道:“她家都去城里上班了,都不在家。”
“没关系,她爷爷奶奶家也可以。”杜记者说道。
几个大娘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