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斩邪

第三百六十八章:府衙得人,又有客到

斩邪 南朝陈 4035 2024-10-21 05:17

  厅堂上气氛有些古怪,几个人坐在那儿,却无人吭声。

   咚咚咚!

   又一个要来抢人的人来了,却是周何之。

   这位考试多年,始终无法中举的老秀才虽然功名不显,但胜在稳重,做事诚恳,又是跟随陈三郎的“老人”,自然得到重用。现在府衙的职务,相当于内务总管。内务之事多琐碎,钱米油盐,大小买卖,对用人同样有要求,起码能写会算,头脑灵活。

   所以周何之也想来看看,看能不能抢到人才。但一进门,眉眼一扫,面露古怪之色,赶紧乖乖坐在一边去。

   根据之前得到的消息,崂山那边隐士可不少,共有数十之众,都是逃难到那里聚居的读书人。

   那么公子此去,不说一锅端,只要请了一半人出山都差不多够用了,各大部门,这分两个,那分两个,皆大欢喜。

   但现在一看,陈三郎带回来的人,只有一个!

   一个人,怎么分?大卸八块都不够吧。

   诸人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了失望之色,可又不能发牢骚,开口埋怨的话,岂不是说公子本事不济,请不到人来?

   陈三郎把大家的神色收入眼底,也不理会,介绍道:“这位乃是郭进士,曾任江安府同知。”

   进士、同知,两个词眼亮出来,众人的眼睛不禁一亮。进士功名不必多说,在府城中,同知可是仅次于知府的官职,属于实权角色,五品。

   周分曹与宋志远虽然都是进士,也曾当过官,但宦海浮沉,经历不顺,周分曹最高时也就七品而已。正因为如此,他们都深知官场的事,能晋身五品以上,都不简单。

   陈三郎又把在座诸人介绍给郭楚认识。

   郭楚听到周分曹与宋志远的名,赶紧起身见礼。周宋两人虽然官途不通,但在文坛上素有名望,在读书人的心目中,这名望比官名更让人尊敬。

   夏禹官场,首重功名,而王朝文坛,当推风骨。周分曹与宋志远不肯屈服于元文昌,入幕做事,在别人看来,是很有风骨的事。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陈三郎身上。在扬州鹿鸣宴上,面对咄咄逼人的元文昌,陈三郎从容出对,一句“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可以说深得士子心声。

   那场表现,比《岳阳楼记》还要来得强烈些。

   写出名文,主要靠才气。但面对权贵不亢不卑,才是真正的风骨。

   这么久以来,不是没有人想让陈三郎声名狼藉,斯文败坏,但总不得成功,就是因为陈三郎的几次表现深入人心,难以抹黑。

   郭楚的年纪与周宋两人相差不多,稍年轻两三岁,便以后辈称呼。论功名,彼此都是进士,论名次,宋志远还要排前一些。

   周宋两人也不托大,同时还礼。

   陈三郎道:“郭进士深谙官道,行政多年,便留在府衙中帮分曹公分担事务吧。”

   郭楚忙道:“但听公子调遣。”

   来的路上,郭楚所见所闻,暗暗惊诧。

   今时今日的崂山府,相比以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说是以前,并不久远,也就半个月之际。那时候的崂山区域,城外村庄寥落,为数不多的留存百姓,一个个面目麻木,眼眸无神,没有半点朝气表现。至于阡陌之上,更是野草杂生,早就荒废掉。

   然而当下一见,却见到那些荒田废地都有人在劳作耕种,奔走往来,十分积极。田野一块块,都被开垦了出来,井然有秩,大部分的土里都已经种上了作物。沟壑内,又有水流潺潺,源源不绝,进行田地灌溉。

   这等格局,即使雍州为沦陷时,也不多见。

   郭楚吃惊不小,对于陈三郎更增加几分敬佩。他之所以出山,一方面觉得陈三郎值得追随;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不想自己继续窝在梅花谷中半死不活,空有一身抱负,无处施展。

   那样落寞的日子,真是够了。

   而且他内心深处还抱有一份牵挂希望,期盼一日有机会找回妻儿。若是一直待在梅花谷内,这样的机会将十分渺茫。既然陈三郎来请,又不嫌弃他残疾之身,送礼入门,他便不愿放过这般天赐良机。

   出到外面,所见所闻,更觉得这次的选择没错。当见到陈三郎麾下有周分曹宋志远两人时,这心思更不用说,本来还存在的一丝矜持早抛之脑后。

   陈三郎的安排挑不出半点毛病,把郭楚安排在事务最为繁重的府衙,最为恰当,谁都不能说什么。

   周分曹有了郭楚来帮忙,算是得偿所愿,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并不担心郭楚为人如何,是否会难以相处,因为是公子请的人,若有问题,就绝不会被带进府衙来。

   宋志远等人眼巴巴干看,想着这次是没份的了。

   这时候,有门子通报,说衙外有人来求见公子,姓陆的,来自崂山梅花谷。

   刚要离开的众人听见,精神一振,想着是不是有新的隐士来投了,赶紧又坐好,等人来见。

   进来的,果然是陆清远。他整顿了脸容,虽然稍显瘦削,但精神还不错。满身风尘,都是路上所染,站在堂前,先是恭敬对陈三郎一礼。

   陈三郎点点头:“清远不必多礼。”

   说着,又把他介绍给诸人。

   又是一位进士,还是公子同科的,年轻有为的样子。

   这一下,大伙们的神态就变得精彩了。心想公子果然出手不凡,不跑空趟,一下子就招揽来两位进士级的人物,相当了得。想刚才还心有怀疑,觉得公子只带一人回,有点失望呢。

   陆清远与郭楚早就结识,此刻见到他,顿时一愣:原来他早就来了,倒抢在自家前头。

   那天陆清远被陈三郎说了一顿,当晚想了一夜,夜不能寐,脑海一直回响着。到了第二天,他终是下了决心,去找父亲,说要出山去。

   陆景听了,只微一沉吟,便许了。自家儿子颓废许久,长此以往,不是办法,不如让他出去,或许能搏个前程。至于梅花社中那些保持观望的声音,在陆景看来,却是过于保守,首鼠两端。诚如陈三郎所言:天下不平,崂山何安?归根到底,就看陈三郎是否值得追随而已。

   陈三郎看着陆清远,忽道:“清远,你来正好。今府城下武平县缺一主事者,你去安好?”

   陆清远不假思索,拱手应道:“陆某必不辱使命。”

   他为新科进士,不曾入仕,欠缺经验,正好到地方县城上磨练。只要出了成绩,必有出头之日。其实对于一位刚考到进士的士子而言,上任当一县之尊,就是最好的选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