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6章 漏网之鱼
张统十分的懊恼,由于劲骑营这边未能挡得住吴军的援兵,让包围圈之内的三万余吴军逃之夭夭,原本按照正常的情况,魏军是完全有可能将吴军就地全歼的。
不过张统已经是尽力了,在魏军主力赶到之前,劲骑营已经是连续地奋战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以一万五千人的兵力,挡住了吴军十万人的疯狂进攻,给魏军主力赢得了围歼吴军的机会,否则的话,未等魏军主力赶到石亭,吴军就已经逃出生天了。
正是凭着劲骑营的卓越表现,才将十万吴军死死地拦在了石亭不得寸进,而为此劲骑营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一万五千人军队损失高达七成,一万多人阵亡和重伤,以致到最后,只剩下了五千人拼死力战。
如果不是魏军主力部队及时地赶到,劲骑营很可能就已经是拼光了所有的人马了。
而陆抗的援军出现,完全是一个意外,事先劲骑营并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消息,陆抗从柴桑渡江,长途奔袭而来,确实是打了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当然,就算劲骑营有所防备,在他们已经是杀到精疲力竭的时候,也无从再防备了,经过了一天一夜的奋战,劲骑营幸存下来的将士,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勉强地凭着意志力在支撑。
而此刻陆抗的人马,却是体力旺盛,精力充沛,这么一支两万人的生力军加入到战场之后,确实是能瞬间扭转战局的。
张统虽是心有不甘,但却也是无能为力,毕竟以劲骑营现在的能力,真心挡不住啊,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吴军的人马扬长而去。
不过就算是吴军的三万人马成为了漏网之鱼,但至少还有七万左右的人马落到了魏军的重围之中,在魏军主力的迂回包抄之下,这些人马几乎没有逃生的机会,虽然他们远远地看着孙綝等人逃走了,但他们却再也没有机会逃跑了,完全地被吴军高层所抛弃了。
失望之余,大部分的吴兵选择了投降,既然他们爹不亲娘不疼的,他们又何需再去卖命,反正魏军这边是优待俘虏的,降者不但可以免死,而且也不会冻着饿着,和在吴军之中吃粮当兵也没啥区别。
吴军大量的投降,就算有个别试图负隅顽抗的,也很快就被魏军所斩杀,这完全是一场单方面的碾压战斗,魏军根本就不会给吴兵们太多的考虑时间,要么投降,要么去死,绝对不会有第三个选项的,稍有犹豫者,就会横死当场。
吴军的主将逃走了,自然剩下的那些吴兵也就不肯再为他卖命,投降成为了大势所趋,近八成左右的吴军选择了投降。
这场石亭之战,也就很快地落下了帷幕,除了孙綝带着三万左右的吴军侥幸突围而去之外,近七万吴军被歼灭,光是俘虏,就是有五万人之多,以至于俘兵满营,人满为患。
对于这些战俘,羊祜下令一律按魏军的战俘政策处理之,不得出现一起虐待俘虏的事件,魏军要尽可能地保证战俘营的粮草供应,绝对不能让战俘营出现冻死饿死的现象。
这些吴兵之所以肯投降,最主要的还是魏军喊出了“降者免死”的口号,那些并没有殉国打算的吴兵听了这样的诱惑才主动地放下了武器,向魏军投降的。
如果魏军只是口号喊得响,吴军真正投降之后,遭遇到非人的迫害的话,那么这些降兵就会后悔他们的所做所为,尽管这好几万的人吴军放下了武器,但如果这些降兵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的话,很可能这些吴兵就会造反就会暴动。
曹亮之所以能够打败强大的司马军,优待俘虏的政策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给谁卖命打仗并没有什么区别,唯一有区别的,就是粮饷待遇问题,许多的司马兵,昨天还在为司马家出生入死地卖命,今天很可能就会倒戈相向,成为了曹亮军队之中的一员,去讨伐司马家。
这其中让这些降兵心甘情愿地变换身份的一个原因,就是魏军的战俘政策太优惠了,许多人原本是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才归顺的,如果魏军能给他们一个最为安定和可靠的环境,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加入到魏军的队伍行列之中的。
而且这些战俘就算是加入魏军,也会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并不会因为是降兵的缘故而受到歧视,对于那就些寒门出身的士兵而言,当兵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和搏一个好的前程,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加入魏军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这些降兵自然是趋之若鹜。
这次的淮南之战,曹亮不仅仅是要重创吴军,而且要震慑江东,收复江东的人心,为接下来的渡江之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而其中优待俘虏,也是一个最为重要的举措,对瓦解江东的人心士气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战俘的家人和亲属都是江东,让他们的亲人和家属知道他们平安无事,江东的抵抗意志自然而然就会被瓦解,魏军渡江之日,就是吴国的败亡之时。
一次性俘虏如此的多的战俘,对于魏军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负担,毕竟一个战俘一张嘴,几万战俘就是几万嘴,每天的粮草消耗都是十分的惊人的。
更何况,这些吴军战俘,不能像司马军战俘那样快速地进行转化,司马军的战俘也原本属于魏军,大家都来自中原各州,彼此之间没有什么隔阂,无论是改编还是遣返,都比较迅速。
而吴军战俘则是来自于敌对的国家,不可能很快地改编他们加入魏军,更不可能遣返原籍,所以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战俘营将会一直存在下去。
如此数量庞大的战俘,自然不可能交给野战军团来管理,羊祜在收获大胜,打扫战场之余,就向曹亮飞报战况,将消息传递到了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