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钢骑营的钢铁外皮虽然坚硬不催,但裹在里边的马匹却受不了钢铁撞击以及传来的巨大响声,它们很快不受控制,四处乱跑。▲∴,
蒙哥见此一回合又败下阵来,怒火攻心,举起重达百斤的射日神弩,狠夹马腹,向象群射去。
这射日神弩乃是用深藏大海之中万年的天外陨石锻制而成,普天之下,只有蒙哥一人可以使用,他恼恨大象挡住他的去路,便端起射日神弩连发三支,这神弩发射的弓弩如成年人手臂一般粗大。只见那弓弩挟着呼啸之声,穿向象群,三只大象头部被弓弩击穿,鲜血如拍岸的浪花一般激起数丈之高,血水与雨水混合着悄无声息的滑落在地上,惨烈已极。
曾志诚见三只大象遭到蒙哥击杀,本想让象群暂时撤退,但望到蒙哥并没有继续使用弓弩,而是在大口喘气。原来这射日神弩太过沉重,饶是蒙哥天生神力,连发三弩之后身子也吃不消,再加上他年龄已步入五十岁,岁月不饶人,体力恢复已无法像以前那么快了。
曾志诚见蒙哥喘息的空档是进攻的良机,便挥动旗帜,示意象群加快甩掷石块的速度,而曾志诚此时也发现,象群周围的石块所剩不多,便立即吩咐士兵利用手中的兵器就地取材,采制山上的石块让后用木质独轮车运到象群周围。
象群见有同伴死亡,愈发无所顾忌的甩掷石块,将蒙军陷入石雨之下。无数活生生的士兵倾刻变为残肢断臂或脑浆迸出的死尸,偌大的山野空地。倾刻化为了屠场。望着堆积如丘的尸体,蒙古大军心生胆怯出现倒退的情况。
蒙哥气急。丢了射日神弩,挥鞭就向那些后退的士兵身上的抽去。士兵只见你退我桑,乱成一锅粥。
就在这乱糟糟之际,一石块狠狠砸向蒙哥太阳穴,蒙哥闷哼一声,头下脚上,落下马来。
史天泽见蒙哥坠马,心头暗叫不好,急唤亲兵展开护盾挡在前方。他滚下马去,扶起蒙哥,将他抱上去,策马向奔去。忽必烈、铁穆尔、不纳术等蒙军将领见蒙哥被击中,皆无心再战,各自领兵撤退。
曾志诚、王坚、赵劲华、余玠见蒙军如潮水一般退去,率领各部大军紧追不舍,在后面一面追一面杀,蒙军尸体堆积了一路。
见宋军取得大胜。王坚等将领示意见好就收,停止追击。曾志诚觉得大谬不然,现在蒙哥受伤,蒙军士气低落。现在正应该趁胜追击,否则等蒙古人回过神来,再想对付他们势必难上加难。
在曾志诚的极力劝说下。文天祥下令继续追击蒙军,并发令给各地守军出击。攻打附近的蒙军。
此次战争,南宋几乎所有边疆的士兵都参与其中。其间还有一些平民百姓也参与到追击蒙军的行列。宋军从长江一线,一直追击到黄河北岸,杀敌近九万,俘虏两万余人,一举收复了被蒙古占领的北方领土。
如果不是因为已经进入冬季,而宋、安南、罗斛联军大部分是南方人,无法承受北方寒冷的天气,不得不停止伐蒙,宋军的胜势将进一步扩大。
宋军在停止追击蒙军当日傍晚,从蒙古军营中传来可靠消息,蒙古大汗蒙哥因头部受重伤,不治身亡,蒙古上下一片哀嚎。
宋军能取得此次大胜,离不开安南、罗斛两支友军的支持,曾志诚为表示对他们的感谢,将从蒙军手中缴获的辎重平均分给了两支军队。并准许两支队伍回到各自的故乡。
陈天城自然不舍曾志诚,但她所带领的几万大军必须由她亲自率领返回安南,不然中途出现闪失,都整个安南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于是她眼中噙着泪水带领安南士兵及象群返回
文天祥、曾志诚等人布置好收复的北方领土的防御问题,带领胜利之师班师回朝。
文天祥、曾志诚等人击败蒙古收复北方故土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宋都临安。宋帝赵禥携文武百官及全城百姓破天荒出城迎接胜利之师,一时间整个临安城到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声笑语直冲云霄。
宋帝赵禥将文天祥、曾志诚迎接到金銮殿,敕封文天祥为丞相,曾志诚为护国大将军,官居正一品,其他有功将领如王坚、赵劲华、余玠等人也受到不同封赏。
但宋室朝廷祥和安宁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朝廷官员和民间百姓分为两派 ,一派要求朝廷北迁东京,一方则希望朝廷维持现状。前者以文天祥、曾志诚为代表,后者以留梦炎、陆秀夫为代表。希望宋都北迁的自然是希望借朝廷的威势,稳固北方领土。而希望维持现状的则是担心蒙古人反扑,威胁皇上及官员的安危,这样想固然是没错的,但未免过于保守,试想一旦蒙古人打过来,纤弱的北方边防,很快就会告急。双方连日在朝堂之上争论不休,闹得面红耳赤,几乎到了争吵的地步。宋帝赵禥性格懦弱,自然是站在保守派一方,但碍于文天祥、曾志诚两人击败蒙古,功不可没,恐驳了两人面子,因此才没有明显表示支持保守派,连续几天都以“改日再议”退朝。
曾志诚一心为朝廷分忧解难,不想却不被理解,回到府邸的他大为恼火,无处发泄之下,将桌椅摔得粉碎,吓得婢女和家仆大气都不敢出。幸好赵劲华来访,曾志诚的脸色方好看了一些。
赵劲华给曾志诚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之前一起并肩对付奸相贾似道的程烈及林金鹤来访。曾志诚立即请两人相见。
四人相见,以臂缠臂,互诉情谊。
随后曾志诚设宴款待三人。酒席上大家觥筹交错,盏来杯往,不知不觉中都有些半醉了。曾志诚借着酒劲便将宋帝的保守懦弱之态尽数吐露了出来。赵劲华等三人自然领会曾志诚的心意,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就从这个酒桌上燃起了星星之火。(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