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爱卿,可还有意见?”皇帝心里此时却有点不满意,毕竟按照大臣们的方案,依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更因为定江事涉神道,皇帝更觉得那水神有种绑架凡人性命的嫌疑。历朝历代,对定江水神的加封,更有种养虎为患的感觉。
“父皇,儿臣有意见。”下方的众人里,七皇子越众而出。
刚刚,皇帝将总管治水的事情又交付给大兄,他心里本就有点憋屈,但是皇帝和阁老的决定来的太突然,自己又不好插话。
七皇子面对这情况,心里实际上已经急地不行。
此时皇帝发话再问意见,七皇子就赶忙出声。“昨日大水之后,儿臣在家中也和几位大人思索良久,最终得到了一良策,已经写成了奏折,还请父皇审阅。”
七皇子说完,将宽袖子里放着的奏折取了出去,恭敬地呈现。
“你有心了。”皇帝看了一眼,淡淡说道。随即,他用眼神示意身边的侍从,下到七皇子面前接过那奏折。
于是就有一个内侍接过奏折,双手捧着送到皇帝面前。
这奏折只有几页,十分单薄。皇帝看着奏折,心里并没有抱期待,还以为是什么疏散群众,疏导江水之类的老话。
但毕竟写奏折的是自己儿子,还需要勉力,这样想着,皇帝手上就翻开了奏折。
“嗯?”皇帝才翻开第一页,突然忍不住轻叫了一声。
这“嗯”声一出,下方的众臣齐齐在心里纳闷:“皇帝一向喜怒不形于色,怎么接到七皇子的奏折,居然意外至此?”
阁老顾长山更是不住回头看了七皇子一眼,想从对方的脸上看出奏折中有什么端倪来。
而刚刚才接了主管一职的大皇子,正按捺着心里的喜悦,面上维持着平静,听到皇帝这一声,心里叫了一声不好。
不管下方众人是怎么反应的,高坐在御座上的皇帝,继续入神的看着奏折。原来,他刚刚看到开篇“疏不如堵”的论点后,当场就忍不住惊讶。
这奏折虽然才几页纸,可是皇帝足足看了一刻钟时间,看完了之后,却又端坐着不出声。此时皇帝脸上看不出表情,平平静静却又不说话。
看着沉默的皇帝,朝堂下方的众位大臣更加惊讶,对皇帝很少出现的这种表现,心里已经猜测不已。
大皇子一颗心原本悬着,这时候就稍微有点放松起来,心里想:“父皇这表情几乎没见过,这老七不知道写了什么奏折,最好要惹恼父皇才妙。”
就连一直信心满满的七皇子,看到皇帝这番沉默的情绪,心里也不由地紧张起来:“莫不是父皇不太满意吗?”
终于,在朝堂上所有人的猜测中,皇帝抚掌笑了起来:“老七这奏折却是不错。”
自从新朝建立以来,皇帝一向是不苟言笑出名,此刻居然罕见地在朝堂上,当着百官的面发出笑容,可真是难得。
原来,刚刚这皇帝被“疏不如堵”的论点意外了之后,又接着又往下看奏折,越看越觉得这奏折观点新颖,内容丰富,其治水之策更是发出了前人所不能想的新法。
于是越发入神地研究起来,等到发现还有“竹笼装石”这样的具体方法,就更加惊叹起来。
“老七手上什么时候招揽了这么一个大才?”皇帝边看边想,几乎要忍不住询问了,这时正好看到奏折结束的几个署名。
其中是陈建执笔,后面还特附注了由方皓泽呈现。
“方皓泽是谁?”皇帝合上奏折,默不出声,心里陷入回忆,于是才在众位大臣面前陷入了沉默,引发好一阵猜测。
过了一会后,皇帝才想起来方皓泽其人,正是前段时间闹的轰轰烈烈的舞弊一案主角,这人还获得了自己家老七的力挺。
弄明白这大才的身份,皇帝才抚掌笑起来,心里想:“老七有识人之明,招揽到这样的大才,实在是不错。”
这样想完,他就出声赞出了“老七这奏折却是不错”这句话。
只是这话一出,大皇子和七皇子都同时变脸。
七皇子首先道:“多谢父皇鼓励,我也是恰逢其会,收罗了民间的天才,最终形成这种治水良策,但是成不成,还要看未来是否能施工。”
“兹事体大,这奏折中所说的工程若要开工,必须朝堂共议一番。”皇帝笑着说。
他本来就不是很满意大臣们的守成之举,毕竟是开国的皇帝,心里始终更喜欢革新之气。七皇子这奏折,蕴含了方皓泽的新智慧,发出历代未有的策略,当然受到了皇帝的喜欢。
不过,皇帝虽然心里很喜欢,但是天子与下臣共治的局面中,还是要将奏折发下去,给各位大臣们商议一番。
随后,皇帝拿着手中的奏折,对身边的内侍郑重说:“你替诸位大臣读一下。”
“夫天下水十分,定江得其三分。是造如今……”这位内侍得到命令,就开口读了起来,下方众臣均侧耳听着。
“怎么样,众卿觉得这工程能不能做?”等内侍读完,皇帝脸上带着笑意,心里已经决定要推广这项目。
“这,依臣所见,堵水治法,有一些冒失。首先,这策略未经考证,不知道效果。其次,若是贸然在定江上堵水,说不定会更叫水神恼怒。”阁老顾长山首先反对。
他刚刚才提出了一个守成之法,此时肯定不能叫皇帝更改,否则自己与内阁众臣商议半天的方法,不显得太没有用了?
皇帝却不理,继续看着众位臣子,目光炯炯。
大皇子急忙说:“父皇,阁老所言有理,定江乃是天下第一的水系,要治水需要缓缓图之。方才父皇不是将治水总管的职位交给儿臣了么,儿子却更属意阁老们的办法。”
听到大皇子的话,帝座上的皇帝眉头就轻轻一皱,但并不明显,旁人难见。
“皇上,臣以为,七皇子这奏折中所提议十分值得一试……”大皇子才说完,工部尚书出言支持。这位尚书也才五旬左右,算是实干派,很受器重。
一时间,朝堂众人互相争论攻歼。只有七皇子保持着平静,微微笑着。
心里道:“有了方皓泽这一策略,父皇果然很认同,治水行动说不定很快就要施行。这万世之功,还要由我来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