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孙洪民急切的问道。【,
穆迟没有回答孙洪民的问话,默默的揩拭干净屏幕上沾上的水渍,合上了箱子,再一道一道的上锁。这些动作看在孙洪民眼里,如电影中的慢动作一般,跟平日里穆迟收拾箱子时那迅捷的动作迥然而异。
“第一声响,是木头那小夜郎在水里爆炸了。哦,就是你们看到的那盏灯。第二道水浪,就不知道了。”夏天若有所思的回答道。
江水“哗哗”的倒灌而入,缺口处一片慌乱,找人的,调度挖掘机的,乱成一片。
孙洪民向身后的几个武警队长交待了几声,那几个武警队长听令迅速的跑下去,集结自己的队伍,开始了新一轮的抗洪抢险,在两台挖掘机的全力支持下,场面终于再次得到了控制。
远处,隐约传来了一两声公鸡的报晓声,东方已经翻出了一道鱼肚白,黎明前最黑暗的那段时刻,终于过去了。
看到东方那线光明,孙洪民终于松了一口气,天亮了,险情就更好控制了。
“孙局,刚才那突然的决堤,有六名队员,失踪了。”黄野黯然的向孙洪民汇报道。
“水……怪……啊。”孙洪民一字一顿的叹了口气。也不知他是在感叹这江水来的奇怪,还是说这江中有水怪。
缺口下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黎明的光线还很弱,孙洪民尽力向下看,也没有看清有什么奇怪的事情。
很快,黄野的手机响了,接了个电话,黄野欣喜的向孙洪民汇报道:“孙局,刚才从缺口处撞进来的,是一艘快艇。”
“走,下去看看。”孙洪民也欣喜道。莫明其妙的江水中隐藏着一艘快艇,虽然比较的诡异,但总好过什么都不知道。未知的,才是最令人恐惧的!
快艇的打捞工作直到早晨7点之后才结束,那几个失踪的武警官兵,也陆陆续续的被发现,四死两伤!
通过对快艇残骸的辩认核对,快艇的番号很快就确定了。竟然是跟着谢飞羽一起失踪的那艘水警服役快艇。只不过那快艇显然不知道经受过了多少的撞击摩擦,基本上已经变成了一坨菱形的废铁。至于这快艇怎么会出现在这离g市仅仅一步之遥的江域,就不得而知了。
第一批组织而来救灾的村民,是在8点之后才到的,而此时,缺口已经再次被堵上,那些奋战了几个小时,浑身泥泞的武警官兵,也开始拖着沉重的步伐,从大堤上撤了下来。
当那些村民看着从大堤上一起被抬下来的,脸上盖着满是泥巴的衬衣的四具尸体时,都默默的低下了头。
回到镇上,孙洪民他们还隐约可以听到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在低声议论着昨天晚上那奇怪的梦境,“谢飞羽”这三个字,时不时的飘入孙洪民等人的耳中。
在镇政府吃早餐时,高进忠终于也忍不住了,悄悄的问孙洪民:“孙局,那个谢飞羽,到底是个什么人啊?是不是前一段时间,暗地里在传的,在华联商场门口杀人的谢飞羽啊?”
“你是党员吗?”孙洪民眼睛一瞪,黑着脸问道。
高进忠一愣,讪笑着点头称是。
“作为一个国家的党员干部,你难道不知道,以讹传讹是什么后果吗?”孙洪民冷声道。“谢飞羽是谁,稍后自己看电视吧。”
“电视?”高进忠疑惑的问道。
“或者g市日报。”孙洪民补充道。
是时候,给谢飞羽正正名了。孙洪民在心里暗道。这也算是给熟悉他的那些亲人朋友,一个安慰吧。
“据报道,g市望江镇江堤缺口,给望江镇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经过广大武警官兵的连夜奋战,险情终于排除。而在这时,一个关于“谢飞羽”的谣言却在望江镇迅速蔓延,许多人都声称自己得到水神的托梦,望江镇的水灾,是因为谢飞羽冒犯了水神才导致的。村民们必须交出谢飞羽,才能免除这场水灾。那么,谢飞羽到底是个什么人呢?他又怎么会跟‘水神’扯上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揭开谢飞羽的神秘面纱吧。”
“谢飞羽,男,现年19岁。为市第六中学高三(6)班的一名学生。一直以来,成绩平平,并没有受到多少人的关注。可是就在这个学期的第一次月考中,谢飞羽的成绩突飞猛进,一举跃上了全年级的第一名,谢飞羽这个名字,也第一次在六中的师生当中成为议论的焦点。”
“除此之外,谢飞羽这个名字,还在g市的警察局倍受青睐,以下是来自于警察局的一些秘密档案。”
“四月十七日,林荫大道发生一起歹徒持枪抢劫一辆押款车的大案,歹徒杀人劫款后开车迅速逃离,却在沿江路二十公里处不慎翻入宝丽江中,待警察等到消息赶到时,却发现几名劫匪已经被人给打捞了上来,正如死狗一般的躺在江堤下等侯的警察的到来。当时的报道称,那些劫匪是被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少年从水里面捞上来的,少年水性惊人,把全部劫匪打捞上来之后,不留名而去。”
“可是据我们今天从警察局查到的案卷记录上看到,那个少年就是谢飞羽。他不是偶然路过,而是当时恰巧跟一个女孩一起被挟持上绑匪的车的,车辆落水之后,谢飞羽利用他惊人的水性,不仅把那女孩给救了上来,还把几个绑匪一起给捞了上来,交给了警察。并且在记者到来之前,在警察的掩护下,提前撤离。以下你所看到的,是一个警察用手机拍下来的一段视频,谢飞羽双手被缚,仅用双腿来往于江水中的画面。”
“据事后调查,当时跟谢飞羽在一起的女孩,正是龙基集团的独生女古小月,事后,龙基集团在六中独资一栋科技楼以致谢,科技楼的名字,就叫做‘飞羽楼’。”
“哇靠!原来我们学校的‘飞羽楼’,是这样来的。”六中的师生们听到这段报道,首先就叫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