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也谈后董卓时代的西凉军人物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日新说3 10886 2024-10-21 03:15

  在《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的第五卷中,西凉军进入到了后董卓时代,盘踞长安的西凉军核心人物,也已经从董卓转变成了李、郭汜二人。

   本卷之中,作者多着笔墨,描写了西凉军中李、郭汜二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另辅以对李儒、贾诩、张济、樊稠等西凉军文武的角色描画。

   那么,抛开那些带有偏见的记载,李、郭汜在汉末乱世中,他们的历史角色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搜集到的史书资料,作者对二人角色给出的定义是:

   李是一个具备一定的政治智慧,但得不到汉室天子、大臣、名族政治认同的西凉军统帅。

   郭汜是一个有勇少谋但绝非无谋的西凉军将领。

   (一)人物卡之李

   在裴松之注《三国志》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李迷信鬼怪之术、轻侮天子、大臣的记载。

   《献帝起居注》曰:“性喜鬼怪左道之术,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讴击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厌胜之具,无所不为。又于朝廷省门外,为董卓作神坐,数以牛羊祠之。”

   “天子使左中郎将李固持节拜为大司马,在三公之右。自以为得鬼神之力,乃厚赐诸巫。”

   “帝求米五斛、牛骨五具以赐左右,曰:“朝上饭,何用米为?”乃与腐牛骨,皆臭不可食。”

   《献帝纪》曰:是时新迁都,宫人多亡衣服,帝欲发御府缯以与之,李弗欲,曰:“宫中有衣,胡为复作邪?”诏卖厩马百余匹,御府大司农出杂缯二万匹,与所卖厩马直,赐公卿以下及贫民不能自存者。李曰“我邸阁储少”,乃悉载置其营。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李个人粗鄙少文、沾染有羌胡风俗、迷信鬼神、吝啬短视的形象,而这些形象特征在西凉军中的董卓、牛辅等其他将帅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呈现。

   可以说,这个形象还是比较贴近作为西凉军统帅的李的。

   那作者为什么还要专门强调李是具备了一定政治智慧的呢?

   我们可以先从董卓掌权末期的长安朝廷的政治大环境来分析:

   在董卓掌权末期,与士大夫在政治上彻底决裂的董卓,对治下实行了高压集权、肆意杀戮的恐怖统治。

   这在《后汉书董卓传》、《三国志》以及引用的史料中随处可见:

   “公卿见卓,谒拜车下,卓不为礼。召呼三台尚书以下自诣卓府启事。”

   “卓施帐幔饮设,诱降北地反者数百人,于坐中杀之。”

   “诸将有言语蹉跌,便戮于前。”

   “卓乃使人诬卫尉张温与袁术交通,遂笞温于市,杀之,以塞天变。”

   “法令苛酷,爱憎淫刑,更相被诬,冤死者千数。百姓嗷嗷,道路以目。”

   “(董卓)又稍诛关中旧族,陷以叛逆。”

   “卓使司隶校尉刘嚣籍吏民有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有应此者皆身诛,财物没官。于是爱憎互起,民多冤死。”

   可以说,董卓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打击范围扩张到上至朝堂,下至民间,包括了反对他的叛乱者,没有反对他的朝廷大臣、军中将校,关中旧族、黎民百姓。

   而这种高压酷烈的手段,势必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剧烈反弹,最终始作俑者的董卓被王允、士孙瑞、黄琬、吕布等人合谋刺杀,继之以掌权的王允用持续清洗董逆余党的方法,结束了董卓高压集权的恐怖统治。

   那么,后来起兵为董卓报仇、清君侧的李、郭汜在攻破长安城之后,又采取了怎么样的政治策略呢?

   书中也特意提到过,李等人几乎是仅清洗了王允、吕布一系的并州派后,就停止了复仇的行动。

   这些参与过刺杀董卓、诛灭董逆余党的朝臣中,太原王氏的王允、关东名族的黄琬都被杀死,关中名族的士孙瑞、凉州名族的皇甫嵩,却没有遭到李等人的血腥报复,反而继续身居高位,升任三公。

   不仅如此,朝臣中来自关中的马日、赵岐,来自蜀地的赵谦、赵温,来自淮南的周忠,来自弘农的杨彪等,也都一律被拔擢显用。

   施恩范围甚至遍及了凉州叛军的韩遂、马腾,起兵割据的关东州郡长吏们。

   这一切政治上的变动,完全颠覆了董卓时期高压酷烈的政策。李等人企图以这种方式,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势力,其中又以关西势力为主,藉此来确立和维护长安朝廷的权威,并由此来巩固西凉军对朝廷的控制。

   这一政策的成败,我们暂且不谈,但仅从李在政治上的表现而言,改弦易辙的他应当是具有一定政治智慧的,甚至于,比同时期的部分地方割据者而言,他的政治手段在这一次的运用上,还要更胜一筹。

   但是,在掌控朝廷期间,身居车骑将军高位的李,还是得不到汉室天子、大臣、名族的政治认同。

   马腾起兵,就是双方关系的分水岭。我们不知道能够一路杀到了长安城下的长平观的马腾,究竟在起兵期间得到了多大的进军便利,但从参与马腾起兵事件的谋划者中,我们可以看到反对李的势力有多复杂。

   益州牧刘焉的两个儿子、天子身边的侍中马宇、具有一定凉州背景的种劭、疑似关中名族出身的中郎将杜禀。

   几乎以李为首的西凉军想要拉拢的关西势力,都走到了西凉军的对立面。

   于是,我们接下来就可以看到李等人击败马腾后,在政治、军事上的转变:

   “于是、稠始相猜疑。犹加稠及郭汜开府,与三公合为六府,皆参选举。”

   “时,长安中盗贼不禁,白日虏掠,、汜、稠乃参分城内,各备其界,犹不能制,而其子弟纵横,侵暴百姓。”《后汉书董卓传》

   “(李)等各欲用其所举,若一违之,便忿愤喜怒,主者患之,乃以次第用其所举。先从起,汜次之,稠次之,三公所举,终不见用。”《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三》

   “甲子,以镇南将军杨定为安西将军,开府如三公。”

   “稠击腾,腾败走,还凉州;又攻槐里,宇等皆死。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三国志董二袁刘传》

   在政治上攫取天子朝臣的权力,在军事上放纵军士、剽掠城邑,几度想要杀害赵温、杨彪、皇甫郦这些原本是作为拉拢对象的朝臣,这一切,就是李等人报复朝野上下那些反对者的残酷手段。

   最终,具有一定政治智慧的李,他的所作所为,也不可避免地将西凉军引向了深渊。

   (二)人物卡之郭汜

   郭汜是一个有勇少谋但绝非无谋的西凉军将领。

   在以往的诸多描写中,郭汜因为拥有手握大军的优势,却选择斗将的方式被吕布击败、其妻善妒下毒故而中计与李决裂、吞食粪汁吐毒的种种事迹,被当成是有勇无谋之辈。

   但从史书记载的几桩事件中,我们也许可以对他以往的形象有所改观。

   第一件:釜底抽薪

   《献帝起居注》曰:“郭多有数百兵,坏李数万人。

   《献帝纪》曰:“汜与将张苞、张龙(一说张宠)谋诛,汜将兵夜攻门。候开门内汜兵,苞等烧屋,火不然。汜兵弓弩并发,矢及天子楼帷帘中。”

   汜阴与党中郎将张苞等谋攻(李)。丙申,汜将兵夜攻门,矢及帝帘帷中,又贯(李)左耳。苞等烧屋,火不然。杨奉于外拒汜,汜兵退,苞等因将所领兵归汜。《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

   郭汜想要与李决裂,谋取李的事情,作者不敢武断地说是图谋已久的,但至少可以看出,郭汜在对付兵势比自己更强的李一事上,是有所准备的,而且目标明确,直奔李、天子,并成功利用李麾下的将校,给了李几乎致命的一击。

   第二件:李代桃僵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

   丙子,郭汜复谋胁帝还都,侍中种辑知之,密告杨定、董承、杨奉令会新丰。郭汜自知谋泄,乃弃军入南山。

   戊戌,郭汜党夏育、高硕等谋胁乘舆西行。侍中刘艾见火起不止,请帝出幸一营以避火。杨定、董承将兵迎天子幸杨奉营,夏育等勒兵欲止乘舆,杨定、杨奉力战,破之,乃得出。

   郭汜一直想要将天子抢到自己所在的左冯翊高陵,但是杨定、董承诸将都不同意。于是郭汜想要暗中抢夺天子,结果阴谋被发现了,这个时候,虽然兵力处于劣势,但也可以引军撤走的郭汜却装作仓皇失措,抛弃了自己的军队,逃入山林之中。

   郭汜虽然逃了,但他“抛弃”的军队还在。过了不久,部将高硕、夏育等人就通过暗中放火的手段来逼出天子,若非杨定、董承等人力战破敌,只怕被逼出营地的天子有很大可能会被高硕、夏育等人成功掳走。

   第三件:树上开花

   、汜悔遣天子,复相与和,追及天子于弘农之曹阳。《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

   一连多次想要夺取天子失败,吃了败仗的郭汜已经势力衰微了,这个时候,郭汜认清实力,就选择了与连番恶斗过的李尽弃前嫌,两人再度联合,后面又加入了同样反水的张济兵马,联军再次追击天子东归的车驾,并成功击败了杨定、董承等人的军队。

   从以上这三件事情中,我想,我们可以看到的郭汜,应该是一个有勇少谋,却绝非无谋,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狡诈多变的角色。

   (三)人物卡之贾诩

   贾诩这个人物,在汉末三国之中的名声,不可谓不大,探究分析他的为人处世、计谋方略的高论也有很多,因为有众多珠玉在前,所以作者在本文中只打算着眼于贾诩在后董卓时代西凉军中的重要作用来谈论。

   我们先来看一看,在裴注《三国志》中,裴松之在《贾诩传》末尾的议论。

   “臣松之以为列传之体,以事类相从。魏氏如诩之俦,其比幸多,诩不编程、郭之篇,而与二荀并列;失其类矣。且攸、诩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其照虽均,质则异焉。今荀、贾之评,共同一称,尤失区别之宜也。”

   简单来说,就是裴松之认为,按照“人以群分”的列传体原则,贾诩应该去跟程昱、郭嘉这一类人同传,而不应该和二荀同传。

   我们抛开著者陈寿和注者裴松之的立场(一个以曹魏为正统,一个以蜀汉为正统)而言,就裴松之将贾诩列为与程昱、郭嘉同等级的谋士人物的态度,作者是不赞同的。

   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贾诩除了是一位卓越的谋士外,他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堪与同样是一流谋士、政治家的荀相媲美。

   我们可以来看看史书中对贾诩在西凉军、长安朝廷中的记载:

   《献帝纪》曰:郭汜、樊稠与互相违戾,欲斗者数矣。诩辄以道理责之,颇受诩言。

   (李)又以为(贾诩)尚书仆射,诩曰:“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望,诩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纵诩昧于荣利,奈国朝何!”乃更拜诩尚书,典选举,多所匡济,等亲而惮之。

   《魏书》曰:诩典选举,多选旧名以为令仆,论者以此多诩。

   从这些史书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贾诩在长安朝廷、西凉军中起到的是一个定海神针的政治维稳作用。

   因为他,长安朝廷与西凉军之间的政治妥协能够持续下去,西凉军中的将领也暂时没有分裂开来。

   协调西凉军,掌控好长安朝廷,这本来先是董卓,之后是李应该尽到的政治职责,但因为李本人的政治才能不足,不得不由贾诩来代替他尽到这些政治职责。

   为此,贾诩也尽了最大努力,来巩固西凉军控制下的这个长安朝廷的政权,团结应当团结的关中名族势力。

   这从他推辞尚书仆射,以服“关中人望”(虽说是天下所望,但当时关东各地割据,朝堂无力控制,朝野上下的人望只有也只能是在指关中的人望),还有主持选拔人才,“多选旧名”,“典选举,多所匡济”这两件事情中,都可以窥知一二。

   而在同一时期的曹操阵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荀在巩固曹操的地方政权、协调曹操霸府与许都朝廷的关系中,也曾作出了相应的努力。

   虽然后来西凉军对长安朝堂的控制还是失败了,但这主要还是归咎于李、郭汜两人,而不是已经转为光禄大夫被闲置的贾诩了。

   (四)人物卡之李儒

   李儒这个人物,史书记载寥寥几笔,无足轻重。在书中的诸多表现,完全是作者借鉴于以往诸多三国作品中对李儒这一角色的描写,来进行艺术加工的。

   本来以他的历史角色,是不适合加入本文的,但因为这也是一个具有众多书友争议的人物,所以作者姑且将他加入进来,在本文中对他的角色进行定位。

   在作者看来,书中李儒这个角色,是长于谋画,还是工于心计,是钻营权势,还是自视甚高,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书中有这样一个角色,他贯穿了前董卓时代、后董卓时代,代表着利用军势法术来控制朝廷,攫取天子大臣的权力,由此来兴王定霸、号令天下的旧凉州派,与以阎行为首的建立地方霸府、重塑政权新核心的新凉州派进行分庭抗礼。

   最后,在新旧更替中,角色也将跟随旧派走向败亡一途。

   (五)人物卡之阎行

   最后一张人物卡中加入阎行,作者并不是为了给书中的主角阎行定位。

   如“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所说的,主角的角色定位,我想,应该交给那些喜欢本书、阅读过本书的读者们。

   在这里说阎行,主要还是为了回应那些抨击阎行取河东战略优柔寡断、不取并州扼住八陉的评论。

   首先在取河东的问题上,为何要先取得朝堂的正式任命,然后才回师平定河东。

   这是因为,阎行这支军队,作为一股外来势力,想要减少阻力、名正言顺地执掌河东,就必须取得汉室朝堂的任命。

   作为抨击阎行战略优柔寡断的论据,袁绍、曹操两人的事迹引用是极不恰当的。

   袁绍、曹操二人在取得冀州、兖州的时候,确实是没有得到汉室朝廷的任命,但我们需要注意到,袁绍、曹操两人在此之前,就已经在冀州、兖州任职多时(袁渤海太守、曹东郡太守),取得了一定的功绩,获得了巨大的地方人望了。

   袁绍得冀州,是韩馥让给他的,曹操得兖州,是州府长吏万潜等人请他去的。

   换而言之,袁绍、曹操二人不顾汉室朝廷,是因为他们就算没有汉室朝廷的任命认可,一样可以减少阻力、名正言顺地执掌地方。

   在此,我不得不再举两个反例,来论证我对阎行战略是正确的论断。

   公孙瓒取幽州,他不顾汉室朝廷,诛杀了幽州牧刘虞,用武力控制了幽州,但结果是什么?(失地失人)

   孙策取江东,也是不顾汉室朝廷,直接用武力夺取三吴,大肆屠戮吴地反抗他、不与他合作的地方豪杰,结果又是什么?(存地失人)

   其次,为何不取并州,扼住八陉,与公孙瓒联合对付袁绍?

   这是因为,不符合战略,也不切合实力。

   战略上,身为关西人的阎行,一早在讨董联军将起的时候,为自己一方确定的战略,就是贾诩“天下策”的前半段,(详情可以回顾第三卷51章),也就是西取关中。

   而扼住八陉,与公孙瓒联合对付袁绍,战略目标就转变成了平定河北了。

   这与之前定下的战略,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实力上,既然定下了稳固河东、西取关中的战略,那么分散用兵、东西兼顾的战术就是要不得的。

   一个势力的军力是有限的,非西即东,确定了战略之后,一切战术上的运用,都必须是为了战略服务的。

   并州周边势力错综复杂,异族有匈奴、鲜卑、乌桓、羌胡之类,汉人势力有袁绍、公孙瓒、黑山张燕等,敌人往往都是来自于北方草原和河北平原的。

   如果战略是平定河北还好,西面还无太大的忧患,如果战略是西取关中,那并州必定是危在旦夕了。

   试想一下,在主力人马践行战略目标,西取关中的时候,如何又能够保证并州一地不失呢?

   若觉得我的论断不够有说服力,那我就再举两个正反论据来论证我的论断。

   以李唐为首例,身为关陇贵族一员,他们的战略目标就是要西取关中、陇西。

   但在他们主力攻下关中之后,并州一地很快就被趁虚而入的刘武周攻取了,李唐与刘武周在并州的争夺战中,因为实力分散,连连告败。

   最后,李唐是在稳定关中、平定薛秦、收取陇西之后,集中了关陇力量,出兵河东,历经多番恶战,才重新夺回并州的。

   再以五代后唐为例,河东藩镇(包括了河东、并州之地)在晋王李克用时期,曾经是天下第一强藩,可是因为李克用的战略不清晰,一阵子西攻李茂贞,一阵子东讨李匡筹,一阵子与中原的朱温周旋,结果如何,一朝实力衰竭,连连战败,河东的基业差一点就折在了创始人李克用的手中。

   而李克用的继任者李存勖,在战略上,明显就要比他的老爹高上好几筹。晋军的战略目的,一直就是坚定的东取河北,不管西面的李茂贞是强是弱,都将目标完全对准了河北大地。

   在这坚定践行这一战略下,晋军收取卢龙、魏博二镇,拉拢义武军、成德军作为盟友,与朱梁争霸中原,最后消灭朱梁,问鼎中原。

   至于为什么要打匈奴、为什么要联合地方士卒,这些问题书中早有答案给出,作者就不再这里一一赘述。

   (六)结尾

   这本书其实还有种种不足的地方,作者也中途因为各种原因,几度搁笔,随后,又因为对这段历史的热爱和一些热心书友的鼓励,重新拿起笔来继续创作,而这一过程,明显耽搁了小说的进度。

   笔者写这本书的初衷,本来就是为了用小说笔法,讲一段故事,和有兴趣的书友一切探讨、拓展对着一段历史的认识。

   所以尽管现实中有种种的不如意,但我还是会坚持下去,而一直坚持支持我的书友,我也想,再次跟你们说声谢谢。

   谢谢,谢谢你们看我的小说!

   凌晨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