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乱扯西游释厄传

第十五回 洪武无暇顾 太宗定安南

乱扯西游释厄传 凯撒说书 18805 2024-10-20 16:47

  唐僧师徒们离开宝象国,又见一山挡路。三藏现在见了山都怕的要命了,猴儿还是没改毛病,还给师傅上了一课。唐僧现在顾不上教训猴儿,只得乐以忘忧,现在还不好意翻脸。碰见个日值功曹变化的樵子(此人映射的明朝人物,应该是弘文馆学士罗复仁。罗复仁乃1306-1371年人,起初是陈友谅的翰林编修,却看不上陈友谅的为人。朱元璋攻打九江的时候,罗复仁便毅然归顺老朱,被任命为中书谘议。朱元璋做了吴王后,罗复仁做了国子助教,出谋划策甚多。攻打武昌的时候,很长时间难以破城。老罗便前去劝降陈理,在武昌城下大哭不已。陈理就责问他为何反叛陈家,罗复仁说,“现在明军大兵压境,如果还是拒不投降的话,满城百姓极有可能遭殃,他们何罪?现在你要是赶紧归顺,陈家一门性命可保。”于是陈理便采纳投诚大明。老罗是个耿直的真正儒臣,曾经力劝阔阔帖木儿归顺,虽然阔阔帖木儿没有依从建议,但是也为老罗的人品和学问所折服,就唯独没有扣留伤害其。1368年大明刚刚建立不久,罗复仁出使安南,陈述利害,使得安南国王归还了侵占中国的部分领土。1370年,和刘基一样,做了弘文馆学士兼翰林院编修。为官甚是清廉,就连朱元璋也赞许不已,《明史》对其也是大加褒扬。该年请求退休,朱元璋赐物品命其归家。不久,老朱又将其请至南京,看老罗实在身体年老健康不佳,于是三个月后送其归养。1371年四月,罗复仁病逝于家。日值功曹者,乃翰林学士也)正在坡前伐朽柴,告知此山有一伙毒魔狠怪,专吃你东来西去的人哩。

   果然长老闻言,魂飞魄散,战兢兢坐不稳雕鞍。原来这里是平顶山,山中有一洞,名唤莲花洞。洞里有两个魔头,他画影图形,要捉和尚;抄名访姓,要吃唐僧。

   孙悟空以心问心,盘算着鼓捣八戒先去试探妖怪虚实。这里的以心问心,一语双关,其实是猴儿的心早早已然变异,成了本心和形心了,这本心和形心还都有贤愚善恶。老吴继续在为后来的故事情节(尤其是真假美猴王那一段),加以铺垫。

   唐僧八戒上当了,老猪就兴冲冲去了。行者在旁,忍不住嘻嘻冷笑。长老很快已然醒悟,便骂泼猴,兄弟们全无爱怜之意,常怀嫉妒之心。这唐僧其实啥都明白,但仍是偏爱护短八戒。老猪偷懒被拆穿,但有唐僧维护,只好二次出发。沙僧这个时候,又不说话了,明显对猴儿又有了意见,你能折腾猪,就会收拾某啊。许多人嘛,就是这样子的,用得着的时候是宝,用不到了那就是草。

   平顶山莲花洞里两妖,一唤金角大王,一唤银角大王。从金角大王的话里知道,最早认为唐僧乃金蝉长老临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点元阳未泄,吃了唐僧肉延寿长生的谣言是来自天上。银角大王也道,“若是吃了他肉就可以延寿长生,我们打什么坐,立什么功,炼什么龙与虎,配什么雌与雄?只该吃他去了。等我去拿他来。”果然,这个说法对妖怪的吸引力相当大啊。

   看来这俩妖怪是从天上下来的,金角还记得唐僧等人的模样,曾将他师徒画影图形,名字对应。这里是有点古怪的,至少八戒、沙僧、唐僧现在的模样,按说他是不清楚的。从上回的故事,我们知道了这个图形姓名,其实是奎木狼给画的,老君却是转交给俩童子,但银角事先并不知道。这兄弟俩之间也存在矛盾的,或是隔阂,其实是老君故意让这俩相互监督的。说明,这个平顶山决计有猫腻。太上老君绝非派了这俩童子来游山玩水的;而且就算老官后来说了,是观音求了他好几次,才这么干的。真要是那么简单的话,那金银角齐心合力,给唐僧师徒以种种考验岂不是更好?

   肯定有看官要说了,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但不管怎么算,时间上都无法精确对应上,那很多妖怪是多年前就下界了,甚至都有了后代的。奎木狼画的图像,这个说法严格来说是也讲不太通的。

   要按照书中的表面说法,自然是这样的。但是老吴早有盘算,一个是如来说了,西洲不知年月;一个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含糊人们的视线注意力,需要自己去体会的。要不然,这书能公开现世么?非给真封禁了不可啊。老吴的书,真真假假漏洞百出自相矛盾颠三倒四的,要是都相信或是不相信,都得让老吴给折腾个崩溃。

   西游记这本书之所以没有被封禁,原因很多,万历顾不上看,看了也得让内阁大臣给忽悠过去的;内阁大员心里清楚这书是李春芳前辈校对的,就算不满,也得给仙逝的老人个面子的,就当眼不见心为净罢了。书商乐于赚钱啊;百姓有个精神解闷呀。

   银角巡山,根据图形就给逮住八戒了,老猪的肉没有大用啊,但可以盐腌了,天阴下酒吃。还去抓唐僧,出个主意,让小妖回去,但不许报与大王知道。若是惊动了他,必然走了风讯,败了我计策。我自有个神通变化,可以拿他。摇身一变,变做个年老的道者,等唐僧过来。

   这里一看,果然俩妖怪之间也有竞争存在矛盾的,银角是知道金角本意不想抓唐僧的。后来就会知道其实是老君故意在他俩间制造矛盾的,不能太齐心了,否则合起伙来私藏些好东西咋办?

   银角大王唬弄唐僧让猴儿背自己,行者调侃道,“你既怕虎狼,怎么不念《北斗经》?”三藏正然上马,闻得此言,骂道,“这个泼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驮他驮儿便罢了,且讲什么北斗经南斗经!”行者闻言道,“这厮造化哩!我那师父是个慈悲好善之人,又有些外好里槎。我待不驮你,他就怪我。”孙悟空对师傅还是不太了解啊,想得过于简单了些。老吴顺便还扯了佛经跟道教的东南西北斗经,都是消灾解厄劝人行善什么的。

   结果妖怪用须弥山,峨眉山还有泰山给镇压住了孙悟空,顺便将唐僧沙僧也给抓走了。

   俩妖怪还派了精细鬼、伶俐虫二个笨蛋儿去,给了紫金红葫芦还有羊脂玉净瓶,不想守护神们已然揪了山神土地救下了行者,悟空知道了土地山神不怕老孙,却怕妖怪!那大圣正感叹间,感叹嘛呢?这天上神仙下凡,比猴儿折腾的还狠啊。看看史料记载,就明白了,朱元璋当年也曾发出类似的感慨。

   精细鬼伶俐虫此时来了,行者变个道人,将俩妖绊个跟头。那怪问猴儿怎么睡在这里,绊我一跌?行者道,“小道童见我这老道人,要跌一跌儿做见面钱。”那妖道,“我大王见面钱只要几两银子,你怎么跌一跌儿做见面钱?”这金银角大王是收见面钱的,肯定这几年搞了不少,但是这钱哪去了?而且,这俩大王肯定是见了外人过山收钱,自己手下的小妖也要交钱的,几年下来,少说上万两银子的。

   猴儿用尾上毫毛变做一个一尺七寸长的大紫金红葫芦,号称能装天。玉帝都傻眼了,装天?猴儿你就装蒜吧。不想哪吒一心要帮助猴子啊,“万岁,天也装得。”玉帝道,“天怎样装?”

   是啊,这不是胡扯吗?玉帝都知道是胡扯的。哪吒的意思是装天虽然不现实,但只要能骗人信了能装天就行啊。那精细鬼交了葫芦,伶俐虫拿出净瓶,一齐儿递与行者。

   (此时的哪吒,应该仍依旧是映射了李世昌,李思齐的小儿子。他在1374年做了朱元璋禁卫军中的金吾卫指挥同知,其时尚不到20岁,从三品官衔。或许,李世昌曾经在1371年的时候,16岁左右就已经从军攻打四川。从西游记一书来看,哪吒的“外号”是元神,看来这个李世昌肯定有不少故事,但是其历史记载却极少。有可能是在靖难之役中,李世昌和朱棣对敌,后来战死或被杀,其事迹遂被明太宗给删除了罢。)

   伶俐虫不久知道被骗了,完了,大王怪罪咋办?跑吧。精细鬼道,“不要走,还回去。二大王平日看你甚好,我推一句儿在你身上。他若肯将就,留得性命,说不过,就打死,还在此间,莫弄得两头不着,去来去来!”那怪还知道商议好了,回去交代。

   行者变作苍蝇儿跟着小妖。你道他既变了苍蝇,那骗来的宝贝却放在何处?他还带在身上。带在身上啊,苍蝇不过豆粒大小,如何容得?原来他那宝贝,与他金箍棒相同,叫做如意佛宝,随身变化,可以大,可以小,故身上亦可容得。

   估计佛教道教能看懂的人物们看到这里,都要发狂了。老吴太坏了,损人有术防不胜防啊。嘛叫如意佛宝,其实就是钱或者生钱的宝贝啊。

   小妖回报,俩大王虽然暴怒,但没收拾他们。为嘛,至少道教人家唬弄人的玩意儿太多了,并不太在乎一两个啊。就让叫那常随的伴当巴山虎、倚海龙去请老奶奶处,多多拜上,说请吃唐僧肉哩。就着带幌金绳来,要拿孙行者。

   大圣打死俩为虎作伥的伴当,变作他们模样,再去骗老奶奶去,你骗我骗大家骗。到了地方,猴儿还不敢进去,只在二门外仵着脸,脱脱的哭起来。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放眼便哭。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六叶连肝肺,用尽三毛七孔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风讯。苦啊!算来只为师父受困,故使我受辱于人!

   老吴写的西游记,指东打西,南辕北辙的,反正就是折腾读者,让你猜来让他找。这孙大圣什么时候“西天拜佛祖”的,书中第五十二回明确说了,猴儿来到灵山,却是“初来贵地”,并“低头礼拜”如来,竟然没有说“跪拜”。真正孙大圣跪拜佛祖的时候,是在第五十八回,孙行者和所谓的“六耳猕猴”来到灵山,“跪于佛祖之前”。那么现在呢,才是西游记第三十四回呀。而且,猴儿最先拜的是须菩提祖师,后来是唐僧和观音。很多地方矛盾的很,最合理的解释就是,须菩提祖师就是如来所变。还能分析出来,五行山下被镇压前后的齐天大圣,绝非映射的同一人,所以孙悟空肯定是至少三位明朝皇帝的隐指对象。

   然而一个疑问就冒出来了,如来所化的须菩提祖师隐指的到底是谁?或许1344-1352年皇觉寺的方丈,有那么一点影子的存在,但也谈不上灵魂在内。皇觉寺在1352年已经被战火所毁,朱元璋做了吴王后,将其遗址区域改为明皇陵,是老朱父母的陵寝;老朱登基后在明皇陵不远处修建了大龙兴寺,以示纪念皇觉寺。但是皇觉寺方丈其人史载不详,难以考证。

   须菩提祖师是个难以考证的谜团,他映射的肯定不是一个人,而是好几个僧人、道士或者儒家学者。

   在西游记原著里面,还有一段话写得十分有意味,猴儿在哭的时候,作者评价到,“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时曾下九鼎油锅,就煠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放眼便哭”。

   这是什么意思?十分不好理解,恍惚的理解为,这是在讲述朱祁钰的故事。啥叫九鼎油锅,还在里面煠了七八日?明代宗在1449年农历九月-1457年正月,做了7年多的皇帝,恰好就对应了“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九鼎者,中华正统帝位也;油锅者,在其内煎熬也。朱祁钰的皇帝生涯就是一种煎熬,他不是自己父亲钦定的太子继位,也不是哥哥朱祁镇所立。景泰帝是孙太后和大臣们给迫于形势拥立的,名不太正,言自然不顺。孙太后的偏心、诸多大臣的瞧不起等等,好在有于谦等人的帮衬,朱祁钰还是坚持了七八年。1457年正月的南宫之变,病中的景泰帝被推翻,于二月初被废,中旬离奇死亡。

   朱祁钰虽然性格软弱,但是也很坚强。在困苦面前,不肯流泪一滴。那么有什么能真正摧垮这个帝王呢?就是他的后代问题,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是他最大的希冀。朱见济,出生于1448年。1452年,朱祁钰很正常的产生了私心,决定给自己儿子创造条件,以便其日后能偶登基。因为此时的太子,却是侄子朱见深。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是孙太后在1449年设立,比朱祁钰登基早了一些日子。朱祁钰要想满足心愿,哪有那么容易啊?

   明代宗第一步就是先要和皇后汪氏商议,汪氏考虑的足够深远,便没有达成一致,乃决心废后;下一步就是争取太监金英的认同,但是始终未果。于是,找个错儿,将金英打入牢狱。

   孙太后、太上皇是名义上最大的障碍,但是只要群臣拥护,他们又算得了什么呢?当初自己能够登基,就是于谦等人倡议之下,孙太后也只好同意的。那么,在此时的重臣中,兵部尚书于谦、首辅陈循和礼部尚书胡滢就成了必须要争取的对象。只要他们三个同意,别人肯定顺杆儿爬。

   于谦没任何问题;陈循大器晚成还是朱祁钰给提拔成首辅的,虽然其为人耿直,但也颇通人情,让于谦给说和一下,也就成了;但是胡滢不一样,这个家伙是永乐、宣德、正统年间的近臣。景泰帝和胡滢没有什么恩情可言,而且胡滢为人圆滑聪黠,肯定于谦和陈循说服不了人家。

   那就只能自己亲自出马,为了儿子朱见济,朱祁钰肯定和胡滢促膝长谈,但是没有什么效果。明代宗苦恼上来,不由得泣不成声。胡滢虽然也劝说,但是仍然不肯松嘴。景泰帝必然是没了办法,采取了很屈辱的方式,方才打动了胡滢。这就是孙悟空在九尾妖狐洞府前的流泪原因,可怜天下父母心。朱祁钰不但是大明的皇帝,还是朱见济的生父啊。

   不久,明代宗召集几位大臣入见,赏赐其一些银两。大多数人莫名其妙,此时太监兴安过来挑明。陈循和胡滢接受了赏赐并谢恩,众人恍然大悟,纷纷效仿,并争先恐后上书请立朱见济为太子。

   孙太后和太上皇没有办法,只有接受现实。1452年五月初二,朱祁钰降朱见深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太子生母杭氏为皇后。

   胡濙,1375年―1463人,洪武八年出生,建文二年进士出身,1407年左右成为朱棣的高级特务,负责很多隐秘事情的探查工作。1424年朱高炽登基,胡滢敏锐的察觉出新皇和朱棣的不同,便力主迁都南京。明仁宗没有打消旧臣疑虑,便没有重用胡滢。

   1425年朱瞻基看在爷爷的面子上,便启用“老”臣胡濙,第二年升礼部尚书。1427年明宣宗赏赐给胡滢一座宅院,且给了俩看门的人(在西游记里面,就有隐晦的映射。)

   正统年间,胡滢因为两次丢失官印被入狱一段时间,出来后还任礼部尚书(累计共达32年之久)。1449年土木之变后,胡滢审时度势当然也有所赞同,便以朱棣的陵寝在北京为由,倡议不再迁都,这和25年前的态度转了180度的弯儿呀,改口丝毫不带打草稿的。朱祁钰于是也仍然让其继续担任礼部尚书,待之甚厚且后来加太子太傅,当然也是有目的的,上面已经说过了。1452年,胡滢便同意景泰帝易储。胡滢这么一表态,众多的大臣就不再说话,只好默认现实。

   回来看书,很顺利的大圣就将老奶奶给骗上道儿了,“老怪就去叫抬出轿来。行者道,‘我的儿啊!妖精也抬轿!’后壁厢即有两个女怪,抬出一顶香藤轿,放在门外,挂上青绢纬幔。老怪起身出洞,坐在轿里,后有几个小女怪,捧着减妆,端着镜架,提着手巾,托着香盒,跟随左右。那老怪道,‘你们来怎的?我往自家儿子去处,愁那里没人伏侍,要你们去献勤塌嘴?都回去!关了门看家!’那几个小妖果俱回去,止有两个抬轿的。孙悟空在半路上打死了这个老九尾狐狸,收缴了幌金绳。

   (猴儿和妖怪一出洞府,朱祁钰便又成了朱祁镇。1450年,也先命人送还明英宗回北京。在胡滢的提议下,朱祁钰借用太上皇“仪式从简”的名义,令以一轿二马的规格在居庸关迎接朱祁镇归来,到了北京安定门后再更换礼部所议的标准,将太上皇迎进大内。

   1457年,朱祁镇复辟,胡滢大为恐慌,于是抱病入宫请安,并提出退休。明英宗对其还可以,就饶了胡滢,同意他致仕,并赏赐玺书、白金、纸币、袭衣,还配备了驿车供回家路上使用。

   1463年也就是朱祁镇驾崩前的头一年即天顺六年,胡滢去世。

   历史上对胡滢的评价还挺高,但也有人说了其不足之处。比如曾推荐妖人龚谦为天文生,道士仰弥高因为自称会撒豆成兵什么的被安排到边关任职;还有人说其“犹慕仙术,招致术士,出入无间,闺门不谨,以损誉云”。

   从老吴和老李的描述来看,这俩位先生对胡滢多有不耻。胡滢也没有办法,自己是个“特务”出身,要想不被当作替罪羊给灭口,就得学会都不得罪、都给出力。综合来看,胡滢也是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但是无论如何,胡滢对待朱祁钰的确是出力最少的,且或许让景泰帝遭受了巨大的屈辱。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然对于明代宗而言,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猴儿还要继续去骗俩大王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却说猪八戒吊在梁上,眼还尖,知道弼马温来了,掬起猴尾巴子看得明也。

   行者道,“我儿,唐僧的肉我倒不吃,听见有个猪八戒的耳朵甚好,可割将下来整治整治我下酒。”那八戒听见慌了道,“遭瘟的!你来为割我耳朵的!我喊出来不好听啊!”

   噫,只为呆子一句通情话,走了猴王变化的风。看来这任你千变万化,都怕通情一句话。若是心中答理,何惧道佛一家。

   于是把戏被戳穿了,猴儿只有先跑了。

   老魔胆子不大,就想放了唐僧几个。与沙僧、八戒、白马、行李都送还那孙行者,闭了是非之门罢。二魔还是个大丈夫,满脑子都是不甘心,非要寻猴儿交战。

   结果猴儿聪明反被聪明误,倒被人家给抓了去。悟空问八戒,怎么别人看不出来某的变化,你就行呢?八戒道,“你虽变了头脸,还不曾变得屁股。那屁股上两块红不是?我因此认得是你。”

   这里交代了,八戒是通过分析判断能看出简单破绽的,靠眼睛本身不行。也在告诫世人,看人看物不要光凭眼睛,还要动脑筋才行啊。还有就是,大圣一进洞后,其映射对象又回到了洪武大帝的身上。

   (朱元璋青年时代做过至少七、八年的和尚,说不定还正式剃度过。恐怕脑袋顶上有几个香疤,后来还俗蓄发给遮住了。旁人是看不出来,但是有可能小时候的朱棣曾经拨拉着父皇的脑袋玩来着,故曾经看见过。纯属胡猜,没有可靠依据。)

   猴儿自以为聪明,跟妖怪赌斗的时候,却就忍不住,应了他一声,飕的被他吸进葫芦去。原来那宝贝,那管什么名字真假,但绰个应的气儿,就装了去也。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言不虚。很多时候任你如何掩耳盗铃,仍是着了旁人的道儿。

   下面要注意看,很关键的。大圣到他葫芦里,却才心中焦躁道,“葫芦净瓶,把人装在里面,只消一时三刻,就化为脓了。没事,化不得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中炼了四十九日,炼成个金子心肝,银子肺腑,铜头铁背,火眼金睛,那里一时三刻就化得我?且跟他进去,看他怎的!”这猴儿本身也都是钱啊,化作三头六臂,再加上三条金钱棒,就是自己的法身佛呀。那就更明白了,怪不得孙悟空是个善恶贤愚二心呢。

   悟空聚些唾津漱口,稀漓呼喇的,哄他揭开。大圣作了准备,折腾了一番最后叫道,“娘啊!连腰截骨都化了!”老魔道,“化至腰时,都化尽矣,揭起帖儿看看。”只要有合适的道具,傻子都能骗得了人啊。但傻子就是傻子,结果猴儿便趁机跑了,还将宝贝也给顺走了,留下了毫毛变的假宝贝继续唬弄妖怪。

   这回终于有所斩获,银角大王毕竟还所谓大丈夫气概有些呢,不敢闭口,只得应了一声,倏的装在里面。那葫芦很厉害,孙大圣是熬炼过的身体,急切化他不得,那怪虽也能腾云驾雾,不过是些法术,大端是凡胎未脱,到于宝贝里就化了。老吴的意思真的是凡胎么,那怎么可能呢?是白花花的银胎!

   瓶里面肯定有现在说的王水,化金消银用的。再一次证明,这些宝贝很多都是回收资源炼成金银用的,还是为了钱啊。

   洞中还有三件宝贝七星剑、芭蕉扇与净瓶,金角大王虽然哀痛,说是私离天庭,骗鬼去吧。但是,这金银童子或者还真自以为是成功逃下来的呢。

   金角大王出来,取出芭蕉扇子,望东南丙丁火,正对离宫,唿喇的一扇子,掮将下来,原来这般宝贝,平白地扇出火来。五行中自然取出的一点灵光火,这扇厉害啊,大圣见此恶火,却也心惊胆颤,纵筋斗,跳将起去,脱离了大火之中要救师父。

   芭蕉扇都出来了,这是干嘛用的?放火的,石头什么的都能烧了,光留下金银等贵重金属资源啊,然后再金银炉里分类精炼呗。老君让这俩傻小子是下来这平顶山,肯定有金银矿,开山挖矿炼金炼银的,还给了王水什么的辅助器具。

   继续打,直到将金角给撵跑,闯入莲花洞里,解下唐僧与八戒、沙和尚来。老魔径投压龙山,会聚了大小女妖狐,再加上山后老舅爷狐阿七大王,回来还打。八戒一钯,就筑死老狐狸了。

   稍微扯远一些,早在西元1076年,宋朝和安南(李朝)讲和,北宋承认安南为藩国。1225年,陈朝取代李朝作为安南统治者,仍奉南宋为宗主,自称“大越”。南宋自顾不暇,对此不了了之。

   1257-1288年,(蒙古军)元朝征讨安南,最终失利,忽必烈遂承认安南为藩国。由于元世祖主要面临蒙古内部争斗,故对安南多有放纵。陈朝借机攻取占城国部分区域,同时开始觊觎北方中国的固有土地。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陈朝便侵略了中华的云南、广西一些地域。朱元璋派人平定两广、云南后,要求陈朝退还领土。1369年,朱元璋加封陈日煃为安南国王。

   这是为什么呢?一来大明建立不久,正在北伐期间,主要对手仍是北元,四川、云南尚未收复。陈朝的国主陈日煃在1369(洪武二年)年六月请求封号,老朱现在顾不上啊,徐达他们正和北元打得难解难分。于是朱元璋便在该月遣翰林侍读学士张以宁、典簿牛谅往使其国,封陈日煃为安南国王。

   同年七月,常遇春自开平北伐还军,可惜病死途中柳河川,故被追封为开平王。

   朱元璋伤痛之下,明实录不惜笔墨记录了,“上悲悼罢朝,即命礼部议天子为大臣发哀礼,且令中书兵部叙次其历官勋迹,付翰林纂述,无使湮没……(省略若干文字)”

   洪武二年八月初一,鄂国公常遇春的灵柩车辆到达龙江。朱元璋亲自致奠文祭之,说了常公的事迹功业。“柳河之川失我长城之将,丧今南还见语,无由哀痛切心。与谁言哉?将军在时,朕实所倚将军。既往,将谁与谋?不过,临风兴慨。想其音容耳,灵车之至,朕亲临奠,思尔之情,言岂能尽?”祭祀完毕,朱元璋恸哭而还,命择地于钟山草堂之原,营墓建祠。

   该年冬十月,敕葬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于钟山之阴。那个时候,大明朝还远远谈不上富裕,毕竟成立才一年多点儿。朱元璋给常遇春的葬礼相对之隆重,可见一斑。或许也有帝王心术在内,然凯撒观之,老朱此刻之悲痛,发自肺腑彻断肝肠。

   那么这个时候,朱元璋也就顾不上收拾安南了(估计洪武皇帝是本打算让常遇春征讨其地的),陈朝捡了个天大的便宜。虽与我中华有憾,然老朱之真性情使然,亦无可厚非。就像西游记中玉龙三太子说的,“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八戒请悟空返回宝象国救师父唐僧的时候,大圣因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便下海去净净身子,去掉身上妖精气。八戒于此始识得行者是片真心,更无他意。(不过猴儿这么一洗不要紧,其映射对象由朱祁钰就又成朱祁镇了。)

   八戒尚知,况旁人乎?

   没办法,1369年虽然元朝已然灭亡北归,但是明玉珍的儿子明升在四川有大夏政权,云南还被蒙古人占据着呢。缺少了一员大将,平定安南明显时机不到,还是等到先平定了巴蜀,再之后讨伐云南的元朝梁王和大理段氏,安南只好押后再说罢。

   其中最耐人寻味的还有,这个很关键,是勘破西游释厄传的一个佐证。那就是唐僧取经到底为了什么?是去取那佛经么,非也,非也!书里面不是唐僧要去拜佛求经,而是李世民为了自己的心安而令其“取经”(一“求”一“取”,意义不同)。在吴承恩而言,是朱元璋和朱棣派遣智光大师远赴西域,不过是宣传教化而已,事实也的确如此。洪武和永乐大帝,像一个高僧么,像是信奉释教的主儿吗?如此可知,“唐僧取经”其实是明朝的开疆扩土、蓬勃发展之伟业!可惜,其后代都没有那个雄才伟略罢了。

   关于征讨云南,西游记一书好像没有提及,以后慢慢考证。在1371年,朱元璋派人扫灭了大夏的明升政权之后,或许是考虑到巴蜀刚定,便没有顺势开始南下进军滇地和大理。

   提起大理不能不谈段氏,大理王朝断断续续的存在于西元937—1253年(《元史》记载,云南先有六诏,后合并称南诏。至石晋时,段思平更号大理国。元宪宗三年收附,设置大理路军民总管府)。之后段氏便归顺蒙古,世袭元朝的大理总管,和云南王共同镇守。1363年明玉珍攻打云南中庆路,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孛儿只斤氏)战败,在大理总管段功的帮助下将明玉珍赶出境内。1365年时,梁王却杀害了战友段功,从此和大理段氏反目。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五个儿子忽哥赤的后裔。元朝灭亡后,他仍然效忠北元。

   1381年底到1382年初,蓝玉、傅友德和沐英征讨云南,梁王仓皇撤离昆明,后在滇池附近自杀身亡。云南境内,基本就只剩下大理地区了。

   早在洪武七年1376年,朱元璋本打算和平解决云南问题的。明太祖便传书与梁王,要求其归顺,但是把匝剌瓦尔密坚决反对;同时给段氏(段宝)的条件是,承认其为大理国王。当然老朱也不是安的十分好心,恐怕是想造成段家内部以及和云南梁王之间的矛盾激化。但是大理段氏的当家人段世拒绝了这个建议,继续效忠北元。1382年,段世一看梁王死了,明朝军队兵临城下,便又想起来朱元璋的建议来着,便请求傅友德,说愿意自己做番臣。老傅不由冷笑,门儿也没有,迟了。继续开打,最终云南平定。

   大理段氏最终投降明朝,朱元璋在南京召见段氏子孙-段世、段名及段明的俩儿子段苴仁、段苴义。后来洪武十七年四月,段世、段名给山东青州府的齐王朱榑手下当差,享受千户的俸禄。赐段苴仁改名为段归仁,拜永昌卫镇抚;段苴义也就成了段归义,为雁门卫镇抚。

   后来,朱元璋集中精神、力量对付胡惟庸的内斗,还是没机会对付安南。就在洪武二十一年,安南黎季犛弑其主陈炜;二十二年,安南黎季犛复弑其主日焜。此时的安南,开始逐渐向短暂的胡朝(黎季犛所自谓的大虞)过渡。

   此时的朱元璋注意力还是没有放眼安南,仍然关注国内和北漠情状。第二年,李善长等人伏诛,胡惟庸案落下帷幕。

   大臣们给诛杀了太多,洪武皇帝也老了,心累了,于是精力不足了,更无暇南顾。朱元璋此时的心愿就是培养接班人朱标,可惜太子先于自己在1392年薨逝。老朱承受了巨大的打击,转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一心一意铺在了建文身上。1398年明太祖驾崩,朱允炆登基。建文皇帝对于安南更加顾不上,对皇叔们的藩王势力忌惮不已。上台不久,便开始着手平藩,引起燕王朱棣的靖难大乱。1402年,朱允炆的南京城被燕军攻破,自己也生死不详,在大明朝人间蒸发了。此后,燕王即位。

   永乐元年,朱棣尚还无心无力南下扩土,便封胡大互(也就是黎季犛之子黎苍)为安南国王;后来天下大定,遂派遣朱能讨伐安南。永乐四年十月,朱能病死,张辅代领其众。张辅先攻克隘留关,和沐晟会师白鹤。十一月,张辅大破安南兵于嘉林江,再拔多邦城,又克其东都,后克其西都,贼遁入海。第二年正月,张辅大败安南兵于木丸江;三月再破安南兵于富良江;五月张辅擒黎季犛、黎苍献京师,安南平。六月,朱棣诏天下,因安南平,置交阯布政司。此后,交阯的部分管理权,再度回到陈家人的手里。

   但是交阯的陈氏不满明朝统治,又起兵闹事。直到永乐十二年三月,张辅俘陈季扩于老挝以献,交阯平。永乐十五年六月,李彬讨交阯黎核,斩之;十月,李彬败交阯杨进江,斩之。

   那么狐阿七大王十分明显就是指向了黎季犛、黎苍父子(本来他们是姓黎,后来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尧舜禹时期的胡公满,于是便改名叫了“胡一元”和“胡大互”。胡公满者,舜的后人也。在周朝的时候,周王将舜的后裔胡公满封于陈地);那帮子小狐狸们自然就是陈季扩、杨进江等等之辈了。

   陈理和安南应该没有什么交集,恐怕还是因为安南的陈朝国王姓陈罢了。

   还回来书中,猴儿还用宝贝收了金角大王,大获全胜啊。要注意的是,妖怪全搞定了,但洞里是否还有什么值钱玩意,或是金属半成品什么的,没有发现,到底上哪儿了,是不是冤枉了人家童子老君,根本没有这么一档子事儿啊?

   吃饱饭上路,正行处,猛见路旁闪出一个瞎子来。原来却是太上李老君走上前扯住三藏马,道,“和尚那里去?还我宝贝来!”

   老君随后跳上半空中,和孙悟空说了,葫芦是我盛丹的,净瓶是我盛水的,宝剑是我炼魔的,扇子是我扇火的,绳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带。那两个怪,一个是我看金炉的童子,一个是我看银炉的童子。

   太上老君为什么非要装盲人,还单独和猴儿交待哩,其实是为了躲避开猪八戒!说明太上老君和猪八戒的关系,肯定有什么猫腻,以后还要继续讨论,这里先不说了。

   大圣道,“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束不严的罪名。”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这老家伙,太狡猾了,说了一部分事实啊,不是老君没注意,让金银童子偷偷下凡了。还将自己推了个一干二净,责任都栽在观音身上了。这太上老君就那么容易被请动么?鸿雁飞过还拔毛呢,更何况西方本来就属金,民间的钱不少啊。

   大圣闻言,心中作念道,“这菩萨也老大惫懒!该他一世无夫!”这里明着告诉大家了,再度重申观音是女的,至少西游记这本书里是女的。

   看到这里,心里明白了。佛家擅长弄风,黄风怪猴儿都会;道教长于放火,芭蕉扇红孩儿都熟稔。都是收集原始资源金银矿石的手段,但各有利弊。关于淘金用水,两家都在行,南海不缺水,水德星君有的是。后来观音才道佛一体抓,闷声发大财。

   此时的观音者,竟然是王颛的后妃(很可能是定妃安氏)也,很不好理解,且慢慢道来原委。

   1374年王颛死后,高丽王由其子王禑继承。在西元1388年,明朝设置了铁岭卫,并书面通告高丽。但是王禑心生不满,便派遣大将李成桂出兵争夺。李成桂一来鉴于粮草供给准备不足,二来自己不愿意和明朝为敌,最主要的三者就是借机要将高丽的王位取而代之。因此,李成桂半路回师,发动兵变。六月王禑被迫退位,其儿子王昌继位。十一月,王禑还打算复辟夺权,然而没有成功,且激怒了李成桂。李成桂心内大喜,就说王禑和王昌父子并非王颛的亲生后代,便废王昌的王位(十二月王禑、王昌父子被杀),改立了王瑶作为傀儡。1392年,李成桂诛杀了政敌之后,便逼迫安氏(此时西游记书中太上李老君嘴里说的观音)下令废除了王瑶。按李成桂的说法,王禑不是王颛的亲生儿子,而是辛旽(先前的观音菩萨一度映射对象)与其妾般若所生的(其实王颛的说法是,王禑是他和韩氏的亲生之子)。

   那么现在高丽其实已经没了王颛的“正统”后裔,李成桂便自立为王。向朱元璋陈述一番,说高丽已然无主,是不是考虑一下让自己继承朝鲜(高丽)的王位啊?朱元璋没搭理他,但也没有精力去武力干涉,就默认了其负责来管理朝鲜。西元1394年四月,李成桂绞死了王颛的后人恭让王以及两个儿子,又大肆诛杀殆尽高丽宗室后裔。1396年,朝鲜定都汉城。李成桂立了小儿子李芳硕为世子,结果在西元1398年李芳远发动兵变,杀死了世子李芳硕。李成桂还是看不透形式,便又立了李芳果为世子,自己不久便禅位做了太上王。然而1400年,李芳远再将李芳果给杀了,自己做了朝鲜太宗。李成桂万念俱灰,便只好皈依佛门。1402年,李成桂被自己的儿子李芳远给软禁起来,直到1408年去世。所以说,李成桂晚年也是感情用事所招惹祸端。看来西游记书里将太上李老君变作个瞎子,其实是在隐指李成桂虽然英雄一世,只是晚节不保,到了老年光顾及自己的爱子之心,却看不到其五儿子李芳远的“孝心”和野心罢了。

   继续看书,那老君收得五件宝贝,揭开葫芦与净瓶盖口,倒出两股仙气,用手一指,仍化为金、银二童子,相随左右。

   稍微总结一下,西游记在这几回书中,着重讲了两点。一个是行骗,一个是捞金。好几次提到走了风讯什么的,就是在讲行骗的要诀,要骗人先骗己,吹牛吹破天,行骗能装天;原先提到那炼成的金银还有收的见面钱哪去了,要么是放到葫芦玉净瓶里了,要么是被金银二童子给吃了,这金银二童子根本上来说就是钱呀。这俩童子,你说他们是仙,是妖,是钱,哪个都行啊。金银童子这几年来,收的见面钱再加上炼金银的收入,应该不下十万两吧,基本都便宜太上老君了。

   此时的太上老君为何忽然成了“太上李老君”?综合分析,是明初从高丽王朝的王颛向朝鲜李朝的李成桂的转变。王颛在1374年被臣下弑杀,朱元璋说其“尔高丽国王王颛,生前怠政,务在逸勤,致使身遭凶陨,天命就沦”。直到1385年,两国关系缓和,明朝赐以谥号“恭愍”。王颛死后,高丽政权逐渐被权臣李成桂把握,西元1392年七月十七日,李成桂称王,高丽灭亡。

   当月,派遣使臣向朱元璋报告国内情况,试探明朝的态度。朱元璋答复说,既然已经这样了,那你就好好镇守边疆吧。李成桂一听,不太满意,便继续让使者在八月份到南京,说国内都打算让自己当国王的。明朝认为高丽天高皇帝远,便打算默认现实。最终在该年十一月,朱元璋同意用“朝鲜”的国号代替高丽,不过没有给李成桂封王。第二年,明太祖继续拒绝了李成桂封王的请求。于是李成桂就不断的以“权知朝鲜国事”的称号给明朝上表,百折不挠啊。同时,李成桂为了缓和国内情绪,就将王颛供奉为“国神”。直到明朝的永乐十六年,朱棣才封李成桂的后人为“朝鲜国王”。

   为什么是王颛和李成桂哩?先从金角和银角大王说起,这俩人映射了陈理和明升,前面的内容第二次提到的俩独角鬼王就是他们。独角鬼王被天庭给抓了,可没有说给处死。其实在明朝,朱元璋也没有将陈理和明升给杀了,只是废除其帝位,改封为侯爵。所以,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西游记中的金银角大王。明升,1356年―1393年,是明玉珍的儿子。大夏国最后一个皇帝(开国皇帝明玉珍,是原徐寿辉的部下),继位时才十岁。1366年~1371年在位,其母彭氏幕后主政。1371年,朱元璋派了汤和等人平定蜀地,明升母子投降。于是封明升为归义侯,并赐居京城。

   陈理,陈友谅第二个儿子。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水战中阵亡,手下大将张定边逃跑后,拥立陈理为帝。不到一年,朱元璋亲征大汉,陈理无奈只好投降。因为其才14岁,朱元璋就将陈友谅“攒下”的庞大财产赐予了陈理不少,也将其送至南京定居,封为归德侯。其中明实录还记载了,老朱见到陈友谅生前所用的镂金床,对旁人说,“此宝何其精巧,就能看出陈氏父子穷奢极靡焉,这还不是灭亡之道吗?”于是将其命毁之,并说“富贵不能骄侈,应当节俭寡欲。”

   1371年明升来到南京的时候才16岁,陈理早到了几年,可也才21岁。这俩“孩子”因为情况差不多,就格外投缘。而且都相当的有钱,吃喝玩乐总在一起,但是也经常会想念以往的光辉灿烂,便偶尔发些感慨(或许是曾经说过,要是还能再当皇帝多好啊一类的话。那么他俩也就成了意图觊觎明朝江山的第一拨儿人物,在西游记里面是最早想吃“唐僧肉”的妖怪)。时间长了,就传到朱元璋耳朵里了。老朱很仁义就没有将其给宰了,毕竟是孩子么,能够理解一二。可是转念一想老是这么嘀咕来嘀咕去,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干脆,打发你们哥俩还是去高丽吧,顺便还能消除其二人先前部下可能妄想的谋反之心。

   1372年,明太祖便将明升和陈理给送到高丽王颛那儿了,随行的还有上面提到的前云南梁王的后裔(老朱的确是个仁义之人,对于汉人固然手下留情,也并没有因为这些蒙古人曾经负隅顽抗就诛杀其后人泄愤)。其实朱元璋让兄弟俩随身带了很多财物,这不,却就便宜人家王颛了。这二人在高丽吃了不少苦,也都是拜王颛所赐。要不说,这个“太上老君”收“金银二童子”的“见面钱”,那是叫个真厉害呀。

   就这还不算,王颛手下一个亲元派的大臣,将朱元璋的使者给杀害了一个(当然了,这个不是王颛的本意)。给老朱的汇报却是自杀,那朱元璋肯信啊?臭骂了王颛一顿,但从此两国开始交恶,这明升和陈理兄弟俩的日子就更加不那么好过了。不过幸运的是,好歹还凑合着活下来了,最后都是善终。王颛却是下场异常悲惨,死后极具哀荣。

   再注意看原著怎么说的,“正行处,猛见路旁闪出一个瞽者,走上前扯住三藏马,道,‘和尚那里去?还我宝贝来!’八戒大惊道,‘罢了!这是老妖来讨宝贝了!’行者仔细观看,原来是太上李老君,慌得近前施礼道,老官儿,那里去?’那老祖急升玉局宝座,九霄空里伫立……”关于太上老君,在前文中都是说的“太上老君”,现在又说“太上李老君”而且“老祖急升玉局宝座”,看来的确是在说此时朝鲜已经取代高丽,李成桂自立为王了。明升在李成桂称王后的第二年去世,陈理应该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却史载不详。

   那么在西游记里面的太上老君,肯定是映射了高丽以及后来朝鲜历代君主的。关于高丽(朝鲜)历史悠久,《元史》记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晋皆为郡县,又扶余别种尝居之,首府平壤……后辟地益广,并古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而为一。其主姓高氏,自初立国至唐乾封初而国亡。至五代时,王建重新立国,迁都松岳,历四百余年。在蒙、元时,高丽开始臣服。后来时有交恶,在忽必烈登基之后,封王倎为高丽国王。

   1369年,高丽又成为明朝的藩国。到了西元1392年,李成桂称王,高丽灭亡;同年朱元璋给其国复定为古名“朝鲜”,拉开了李氏王朝的序幕。

   那么此时恰好是朱标薨逝,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没朱棣什么事,朱瞻基还没有出生哩,所以西游记书中此刻的描写,太上李老君只和唐僧及孙悟空真正有所照面。

   继续看书,但是此时,猴子又明白了些许道理,认识到了部分事实,产生了点滴的想法,此后付诸了一定的实施。这就让如来更加暴跳如雷,观音也却是眼前闪亮,看到了一条金光大道,前之途钱之路啊。但是太上老君会就此罢手不成?

   咦!缥缈同归兜率院,逍遥直上大罗天。安南的平定,标志着朱棣将大明朝的版图扩至最大。毕竟不知此后又有甚事,请听下回还接着胡说。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